为什么车的内饰配置都大同小异,为什么我的车不能有专门放置雨伞的地方,为什么车不能更好地和手机相连,采用抬头显示的方式让车主在开车过程中更加安全和方便地用手机?
凯翼汽车出动100人组建的研发与销售联合项目组,花了45天时间在走访了50个市场,经过了6000余次用户和一线销售人员的调研后,收集到了上述消费者对汽车的最真实的需求和愿望。
“我们要走最差异化的道路,打造年轻人最喜爱的智能互联汽车。”凯翼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黄招根表示。
凯翼汽车的差异化策略其实有些无奈。从时间上看,凯翼应该是中国汽车品牌中,最为年轻的一个品牌。他由原奇瑞汽车创始人、八大金刚之一的奇瑞汽车原 副总经理陆建辉带领200余人团队,2014年在芜湖市江北产业集中区组建而成,从所属关系看,凯翼汽车与奇瑞汽车与同属奇瑞控股集团旗下产业,双方拥有 共同的股东,在技术领域将会有所合作。
自诞生之初,凯翼汽车便广受质疑,“奇瑞搞一个凯翼,只是为了走量、分摊成本”,“凯翼旗下车型都是奇瑞淘汰的资产”。这样一个并不大多数人所看好 的凯翼汽车偏偏又生不逢时。2014年国内车市已经从此前的狂飙猛进的增长态势转变为小幅平稳增长,201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车市销量数 据比大家预想得更加低迷一些,而大众、通用这些原本在中国市场上叱咤风云的跨国车企也遭受了多年不遇的滑铁卢。
这样一个根基不稳、生而多艰的新品牌靠什么博得市场?“深挖用户痛点”,凯翼给出的这个答案其实放在任何产业都是获得成功的必经之路,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东西,最关键的是,能做到的有多少?
“过去一款车的诞生,也会经历用户调研的阶段,但基本都会依赖一些中介机构。”凯翼汽车的公关负责人王炜告诉记者,这会造成一些信息传递的偏颇或者失误,而凯翼则希望“去中介化”而更直观地听取消费者的意见。
“众包造车”的模式应运而生。熟悉互联网概念的人对“众包”一次应该不陌生,这也是当下一种新兴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企业利用互联网将工作分配出去、发现创意或解决技术问题,从而获得更多的创意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