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华冠的估计,所有的试验内容将会在11月底完成。在进行试验期间,长城华冠同样在着手准备可研性报告的内容,预计同样将会在11月底完成报告要求的各项认证。
而与此同时,华冠已经在开始着手进入造车阶段的准备工作。作为首条生产线落户地的苏州生产基地开始筹建,初步规划年产目标双班5万台。
“我们会全力为整个行业建立好新型工艺的纯电动汽车的生产示范的中心,然后我们也会采用开放式的商务模式,跟所有想从事整车生产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 整车生产的朋友进行合作,协助他们获取新的整车生产资质,建立新的工厂。”曹怀英在谈到华冠在随后整车市场上的战略布局时,显示出一种谋事在先的从容: “我们未来的市场战略有四个部分,第一是继续为合作车企提供的整车设计和技术支持,第二是我们自营品牌纯电动汽车的制造和销售,第三是我们会参股其他整车 厂,建立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第四是我们会跟新能源企业联合建立一些新型材料、新型部件的合资工厂。例如电池的合资工厂,我们和三星的谈判,如何做都协商 好了,现在已经进入法务阶段;和力神的谈判也在进行中。碳纤维材料我们也在与两家企业谈判。在互联网和安全驾驶方面,我们现在有四五家企业正在做技术层面 的合作,跟国际上大型公司也正在做谈判。后期还会有铝镁合金、电池包控制器、无线充电等方面还陆续有合资材料工厂的建立计划。”
当华冠谋划的战略布局完成时,一个从设计到制造,从材料到整车,从自营品牌到合资品牌的多维度全产业链的产业网络是否会使华冠成为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中随处可见的身影呢?
当环境、能源的严峻现实倒逼新能源、新材料在各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时,已经在筹划新材料合资工厂的华冠,对纯电动汽车领域之外的社会新能源变革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