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普及常识很重要 日本车真的不安全吗?

时间:2014-10-2 11:40:14  来源:腾讯汽车

    我们得承认,中日之间的历史纠葛和当前敏感又脆弱的两国关系,造成了两国间偏见横飞的现状。在中国,“不安全”似乎已经成为笼罩在“日系”头上的“紧箍”,这也成为日系汽车在华所背负的“恶名”。同时,“不安全”也是日系汽车的“阿克留斯脚踵”,在中日关系敏感之时,时常被竞争对手反复提及和强化。但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说有些“偏见”确实是错误的,因为常识就是常识,道理一讲谁都会明白。

    溃缩吸能好过钢板硬抗

    很多车友,包括不少汽车业内人士对日系的“溃缩吸能“理念充满敌意,而对钢板厚度则非常在乎。不少人都有幻想,希望自己的爱车可以像坦克一样,是一头机械巨兽,可以肆意冲撞和碾压任何前方的障碍物——物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你真开着坦克去撞击前方的障碍物,那么你有可能内脏出血死掉,撞击的瞬间越短,转移到人身上的冲击力就越大,人伤得越重。

    早在50年代,赛车在欧美十分流行,当时的设计师认为赛车越结实就越安全,所以那时的赛车钢板很厚,但后来发现汽车在赛道上碰撞后驾驶员反而伤得更重,原因是撞击的能量大部分传给了驾驶员。造车厂终于意识到,汽车安全的核心是人的安全,关键不是在碰撞中保证车不变形,而是保证里面的人不“变形”。于是,汽车界在上世纪60年代出现了“缓冲吸能”的理论思想,最初研发吸能技术的不是日系,而是德国奔驰。

    “溃缩吸能”的安全理念,是起源于德系,壮大于日系,而在今天又重新被德系重视和应用。无论是高端品牌奔驰、宝马,还是量产品牌大众、斯柯达,德系也在采用溃缩吸能的设计理念,只是他们公关广宣的发力点更多的实在动力和科技上。

    而一辆车的安全性能有一个核心的标准——在突发情况下,A柱不倒,前车门可以打开,乘员舱不会发生严重变形。溃缩吸能的理念需要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这两点来支撑,这就是为什么日系喜欢宣传自己的车身结构的原因,如丰田的GOA,马自达的3H和本田的ACE车身结构。

    以本田ACE车身结构为例,读者会更清楚的了解日系与众不同的安全理念。在FUNTEC安全技术体系中,ACE兼容性车身结构是其核心技术之一。本田ACE结构依然是基于全球通行的 “吸能&分散”经典理论,但是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优化了能量分散的路径从而减小乘员舱的变形。ACE结构的核心在于前部吸能区设计的两个独特的Y字形结构,它可以有效的将正面撞击的能量进行均匀分配,将冲击力更好的吸收到车辆上部和下部的车身结构中,并进一步将力沿着车身结构导开,从而避免损害乘员舱,使人员受重创的可能性。与上一代G-CON车身技术相比,本田ACE车身结构的创新点,便在于它是以全车的车身结构作为力的导体均匀承载碰撞能量的。ACE车身结构在设计时兼顾了与不同形式汽车发生撞击时的兼容性而设计。

    现在的F1赛车,开始借助日本车设计时所采用的吸能钢板,所以只要轻轻一撞,整个车体支离破碎,驾驶员却安然无恙,原因是撞击的能量大部分被车体所吸收,但驾驶员贴身的四根刚柱必须得非常结实,不能变形,来保护车手。所以钢板厚度并不能决定一辆车的安全,而是要多方面综合考虑。

    碰撞成绩是安全的核心参照

    有句话说的好,分数的高低不重要,重要的考题到底有多难。在目前世界上在相关种种碰撞测试法规中,人们公认最为严格的,是欧盟实施的Euro-NCAP测试。除了Euro-NCAP,还有一家美国机构的数据也值得大家参考——NHTSA,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另一个知名的评测标准就是IIHS,与国内碰撞测试不同的是,IIHS会公布最低配车型的测试结果,因此独立性和权威性可见一斑。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一汽夏利销量暴跌 推骏派全新品牌自救

    2014年10月2日
    为走出连续亏损的困境,一汽夏利推出了一系列品牌提升战略试图自救,但收效甚微。日前,一汽夏利发布公告称,今年1-8月汽车产量为50521辆,同比减少43.61%…
  • 美国汽车召回排行榜 奔驰最少/现代最多

    2014年10月2日
    根据统计机构数据,在美国市场市场,如果用召回车辆数量对比销量,30年来梅赛德斯-奔驰属于召回率最低的车企,而现代却是召回率最高者。   …
  • 迎金九银十 新车成交价创年内最大跌幅

    2014年10月2日
    九月,汽车市场迎来金九银十,经销商为了能在旺季初期抢占先机,普遍保持加大优惠力度吸引客源的态势,整体市场成交价应声下滑。根据汽车行业研究公司威尔…
  • 中国10年793次汽车召回 总计1668.5万辆

    2014年10月2日
    10年前的2004年10月1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去年1月1日,四部门的规定升级为《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 例》。到今年10月1日,中国汽车…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 1-10月MPV销量榜 腾势D9夺冠 传祺M8第七

    1-10月MPV销量榜 腾势D9夺冠 传祺M8第七

    2025年11月23日
     【2025年1-10月MPV销量排行榜 完整版】今年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取得了8.0%的同比涨幅,但相对“小众”的MPV市场在中大型SUV的挤压下销…
  • 1-10月轿车销量榜完整版 29款车破10万辆

    1-10月轿车销量榜完整版 29款车破10万辆

    2025年11月21日
     【2025年1-10月国内轿车零售销量排行榜 完整版】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国内轿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达882.2万辆,同比增长7.4%,市场整体保…
  • 10月增程式新能源汽车销量榜 问界M7夺冠

    10月增程式新能源汽车销量榜 问界M7夺冠

    2025年11月20日
     【2025年10月增程式电动汽车零售销量排行榜】随着纯电技术成熟与补能设施完善,增程式电动汽车市场持续降温。小编综合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10月国…
  • 10月插混汽车销量榜 钛7亚军/银河A7第三

    10月插混汽车销量榜 钛7亚军/银河A7第三

    2025年11月19日
     【2025年10月插电混动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排行榜】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分化的背景下,插电混动车型仍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