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
观点:标示强制粘贴 买车后建议撕去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处长钱明华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燃油汽车的减排降耗是摆在汽车行业眼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钱明华说,这是“低碳时代”的大势所趋。
是否强制?钱明华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对于企业来说,粘贴油耗标示是强制性的,但是测试试验的方法并不是强制性的,是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的。”
对于油耗数据真实与否的质疑,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解读《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时曾表示,任何试验室试验和道路试验都不能完全模拟所有驾驶者的实际驾驶状态,由于气候条件、道路状况、油品质量、交通拥挤程度以及驾驶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实际燃料消耗量有可能会与《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上标示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
消费者能否撕去?“当然能,而且我们建议撕去。”对于这个问题,钱明华告诉笔者,每个油耗标示上都有提示:由于标识尺寸较大,会对驾驶员的视野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车辆后及时去除标识,以免影响驾驶安全。目的就是提醒消费者,为了行车安全撕掉标示。
行动:2010年专设栏目公布近6000车型油耗
工信部网站 2009年12月31日推出“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通告”专栏,公开发布并将定期更新企业报送备案的汽车燃料消耗量指标数据,为社会各界提供了解、查询、检索汽车燃料消耗量信息平台。首期发布了105家企业5923个车型的汽车燃料消耗量数据。
企业:
观点:积极配合对产品有信心
对于工信部此次关于油耗标示的相关规定,汽车企业普遍表示支持,尤其对于在消费者传统观念中是“油老虎”的汽车品牌,粘贴油耗标示似乎被他们当作了一次“打翻身仗”来看待。
在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一直流传着美系汽车较为耗油的论断,面对质疑,上海通用率先公示真实油耗。上海通用汽车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通过产品动力总成进行了本土改进,同时更多引入在欧洲较为成功的车型进入国内,因此,对产品的油耗表现完全有信心。
行动:有的已经提前执行
笔者2009年12月29日在北京市北方汽车交易市场看到,尽管还没有到规定中提到的2010年1月1日,但是已经有很多品牌的车型提前粘贴了油耗标示。在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长安铃木等品牌的销售展厅内,笔者看到了粘贴黄色标示的新车。销售人员告诉笔者,有的企业甚至一个多月前就已经粘贴。
这其中,也有还未开始执行的,奇瑞、比亚迪、长城等自主品牌普遍还没有贴上“黄标”,一些合资企业如东风日产等厂家也还没有开始行动。
经销商:
观点:不会影响销售参考性值得商榷
油耗有高低,贴出来自然就让消费者有了比较。当笔者问到油耗标示是否会影响销售时,一位某合资品牌汽车销售人员对笔者说,“排量相同的车型,比如1.6L,油耗相差都不是太多,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不过对于省油的车型,标示上的油耗数字对此也是一种肯定。”
但是,另一位奇瑞汽车销售人员向笔者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这个油耗数据张贴出来,有多少人关注?”这位销售人员告诉笔者,2009年他的销售业绩很好,许多消费者看中了某款车型,甚至连“砍价”都顾不上,只要有车就行,这种情况下,油耗多少似乎已经不是重点了。“更为关键的是,这些油耗的参考价值有多少,消费者心里也没谱。所以,他们是否会根据这个来判断买不买车,现在还不好说。”他说。
行动:部分年前已经张贴询问的人不多
对于2010年1月起即将施行的新规,多数品牌的4S店早已有所准备,部分新车已经贴上了新标识也有的还没接到相关通知。
新标识是亮黄色,贴在前挡风玻璃的右上角,也有企业将其贴在后排座位一侧的车窗上,大小为一半A4纸,上面标有该车辆的生产企业、车辆型号、排量、重量等基本信息,其中一块白色区域最为显眼,标注着车辆在市区工况、综合工况和市郊工况这三种路面情况下的具体油耗数值。
笔者走访了几家4S店,销售人员都告诉笔者,询问“油耗标示”的人并不多,就在当天,笔者是唯一问到此事的。
消费者:
观点:有助于购车如何保证权威性?
“从没听说过啊”,听笔者谈到“油耗标示”,准备元旦期间购车的王先生表示还不知道这件事情。笔者随机采访部分消费者,大多数人对于油耗标识并不了解,很多人仍然以为贴在车身的新标识是厂家的理论油耗。
不过,当向笔者了解了情况后,这位王先生表示,非常赞同贴上油耗标识,此前只有厂家提供的理论油耗和工况油耗,这些数据往往都比实际油耗低,所以只好上网到论坛里看帖子,向老车主们咨询。现在有了油耗标示,应该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加客观的参考数据。但他也提出了疑问,“这个油耗数据的权威性怎么来保证?”
行动:会作为参考,但不是唯一
对于是否会将“油耗标示”作为重要的购车参考,消费者的看法不一。有的认为,可以作为参考,也有的对数据还是不太“放心”。一位消费者认为,汽车的油耗是跟很多因素有关的,车况、驾驶习惯、道路状况的不同,产生的油耗也是不同的。不能迷信数据,一切都要在实际使用中才会有真实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