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百年间,全球共发生了 5 次大的并购浪潮。如今,在追求快速增长和全球化竞争的驱动下,并购整合的热潮正在席卷全球。
9月16日 上午,首届全球汽车论坛的圆桌会议,以“进一步整合之路:并购和联盟”为话题的讨论由此展开。
本次圆桌会议邀请到的三位嘉宾分别在收购、并购及整合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他们分别是: Jefferies Company 常务董事 Robert Arrieta 、 Casesa Co. 总经理 John Casesa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汽车业务兼并收购负责人 Andy Wilson 。
会议由 JFP holdings 总裁 Perkowski 主持。
Perkowski 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叹中国汽车的发展速度之快。 1992 年,当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时,中国每年生产一百万辆汽车。而今年这一数字将会上升到 1600 万 ~1700 万辆。他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对全球影响巨大,特别是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在全球经济上已经开始领先,中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都在思索如何进行全球性扩张。与会专家认为:未来几年,中国汽车行业不仅会在国内进行,而且更多的会进行国际化的商业运作。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惟一方式。
中国正在历经并购联盟的大趋势,吉利集团最近收购著名品牌沃尔沃, Casesa 先生指出“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未来,中国将会有更多这样的事情发生。
除了生产商之间的并购外, Arrieta 认为供应商的整合也是未来的尝试,因为一级、二级、三级供应商虽然每个级别都有所区别,但是整体看来,他们还是互相有所联系,可以通过战略性的合作将其整合。
兼并重组所带来的神奇力量还在于对未来创造一个绿色汽车,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排放会更有帮助。 Casesa 预见到,一些拥有新型技术的公司会被一些大公司并购。这些公司往往资金比较缺乏,却拥有较强的技术。他认为,在汽车市场的某些区域,资金密集程度相对较弱,但整体看,汽车行业还是比较分散。所以,并购是未来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和常规的并购有些区别的跨国界并购,会涉及到法律和财力方面的问题。 Wilson 直观的感受是, 2007 年前,他所在的会计事务所所进行的全球汽车行业兼并购浪潮,主要是美国、德国、欧洲、日本这些大型市场。而有意思的是,最近出现了一个变化,随着中国、印度的崛起,越来越多的跨界并购出现在这些新兴国家。他认为,目前全球都在经历一个并购浪潮地域变化的趋势。
看似光环的背后,各种滋味都在其中。沈阳市主管城市工业的副市长在提问环节讲到他的困惑,欧美走出去并非易事。原来他们认为可以把欧洲、美洲的技术和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低于制造成本结合起来,一定可以取得成功。但是事情并不简单。欧洲制造成本高昂,人力资源伸缩性很差,工会力量很强大,很多公司想把自己的技术和中国的制造业结合起来,却受到严厉的法律限制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