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汽车无论选择与大车企重组还是一分为二建立对等公司,新一轮股权风暴在所难免。
“如果有这样的事,我应该知道,但我的确从未听说。”电话那头,东南汽车的一位高层语气坚决地否认。
最近关于东南汽车的传闻不绝,东风汽车公司欲重组东南汽车足以引起不小的轰动,这是继北汽和广汽之后,近年来东南汽车“追求者”中最重量级的汽车集团。而东南汽车的大股东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福汽)也在谋划新的思路,意欲将东南汽车一分为二,分别与日本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下称三菱汽车)和我国台湾地区中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华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彻底解决东南汽车发展中一直存在的股权纠葛。
是走重组之路,依附于大汽车集团而发展,还是彻底理清发展道路上一直存在的股权问题,真正走独立的发展道路?倔强的东南汽车正徘徊在一个艰难抉择的十字路口。
多方博弈
东南汽车背后牵扯复杂的股权利益链条。股权对等是国内中外合资汽车企业多数采取的方式,但东南汽车却创造了一种特殊的合作关系。即以福汽、中华汽车、三菱汽车各占50%、25%、25%股权的三方合资模式进行合作。东南汽车的股东构成一开始就决定了其股权纠葛的复杂局面,衍生出了后来的一系列问题,并最终导致了目前的局面。
东南汽车的三家股东中,中华汽车是台湾裕隆集团和福汽集团合作中选定的企业。在福建省提出建设“海西经济区”的大背景下,作为福建为数不多的大项目,两岸合作的东南汽车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色彩。但是,在长期未达到利润预期后,中华汽车的母公司裕隆集团失去耐性,2010年12月,裕隆集团旗下另一家公司裕隆汽车与东风汽车在杭州合资组建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
一直以来,由于三菱汽车在东南合资公司中的出资比例较低,使其在外界看来对于东南汽车发展的指导不甚积极。按照当初合作三方协定的内容,东南汽车总经理由中华汽车派遣,但其汽车产品和技术则主要源于三菱汽车。汽车企业的发展最离不开的就是技术和产品,三菱汽车在东南汽车中占据股比过低导致话语权不足,这样的日子久了,三菱汽车高层曾公开抱怨,三菱汽车在华销售遇阻是由于股权结构过低所致。
三菱汽车一直努力通过增持股份来得到话语权和更大利益,然而目前我国汽车合资企业中有外资不能超过50%的规定,台资也属于“外资”的范畴。三菱汽车若增持,必然是分中华汽车的那一杯羹。而作为两岸合资典范的东南汽车不能单纯从资本角度来决定其战略走向,因此三方股权问题一直搁置。
在华发展策略一直难以全面铺开的三菱汽车,曾表示“持股无法达到50%之前,三菱汽车将不会再引进新车型”,这正是对目前股权结构的抗议。在多次试图增持股份增加话语权失败之后,三菱汽车转向广汽集团,以广汽长丰为基础,设立三菱汽车和广汽集团各出资50%的合资企业。在业内人士看来,话语权的提高将使三菱汽车在华引进车型、运营计划以及生产能力方面的重心毫无疑问地转向广汽集团。
在这种情况下,三菱汽车和中华汽车必定会把更多的优质资源转投新合资公司,三方持股的东南汽车的处境变得更加微妙。福汽和福建地方政府对东南汽车重组或自主发展的路线一直游移不定。然而无论是筹划重组还是坚持自主发展的道路,股权纷争都是东南汽车必须首要扫除的障碍。在今年汽车市场大滑坡的背景下,东南汽车自身提振乏力,如今又面对被合作伙伴三菱汽车边缘化的步步紧逼,何去何从的确考验着大股东福汽乃至地方政府的智慧。其股权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如何理顺股权关系、管理关系,寻找兼顾各方利益的发展模式是东南汽车必须立即着手解决的问题。”福汽相关人士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