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概要:
时间:2011年7月23日20时34分
动车:北京-福州 D301动车组 杭州-福州 D3115动车组
地点:行至温州方向双屿路段下岙路
事故:D3115与D301发生追尾,造成D301次列车第1至4位脱线,D3115次列车第15、16位脱线
原因:D3115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造成D301追尾
伤亡:遇难者总人数上升至39人
温州高铁追尾事件已经是家喻户晓,网络上微博等自媒体对这件事的报道,远远超过了官方媒体的报道深度及广度,其中一条带有质问性质的微博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上面写道“时速700公里的飞机有安全带,时速120公里的大巴有安全带,为什么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没有安全带!?”
是的,这样一起敏感的事故,的确让绝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包括笔者我自己。确实在国内外的火车上都罕见安全带的踪影,难道是火车真的不需要安全带,还是火车的设计者对火车的安全性太过自信了?本期的网易汽车《技术大讲堂》将从火车安全带切入,深究一番。
发达国家高铁对于安全带的讨论与尝试
西方发达国家对于高铁的使用及普及都远早于我国,当然更是早有过出轨、追尾的大规模死伤的血淋淋的事故教训,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火车尤其是高铁主被动安全性的讨论,也是早在几十年前就有过的。
援引西方铁路专家的说法,“飞机上使用的安全带放在火车上,相对于它能够提供的潜在保护而言,安全带更容易造成旅客的受伤。”铁路安全与标准委员会高度反对在火车上加装安全带,他们通过分析火车事故以及事故中被抛出车厢外的乘客,得出结论是改进座椅的设计更能有效提升火车事故时乘客的安全。
铁路安全与标准委员会主任Aidan Nelson解释说,通过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发现,在火车发生重大事故时,乘客被束缚在座椅上受伤的几率更大。主要是因为被安全带束缚在座椅上的乘客,更容易受到车厢结构坍塌所造成的伤害,因为他们无法进行有效的躲避。
尽管权威机构给出了上述的论证,然而还是无法让所有人买账,仍然有大多数人坚持认定,安全带能够在汽车事故中挽救生命,那么它们一定也可以在火车上挽救生命。从类比的角度出发,汽车安全带或是飞机安全带对于被动安全的作用,放在火车上看似同样可取,而实际情况真的会是如此吗?
首先,即使是在西方国家,火车车厢内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超载”,即车厢内实际乘员数目远大于座位数的局面,这与汽车或是飞机的乘坐状态大相径庭。若是强制需要每一位乘客都系上安全带的话,那么意味着大多数乘客只能被阻挡在车厢之外。
其次,即便是火车上安装了安全带,又会有多少旅客能够主动选择系上安全带呢?早在1999年,芬兰就曾经在一条商业铁路上进行了试验,在列车的其中三节车厢内加装了271套安全带。经过了一整年的长测,芬兰方面发现,在没有加装安全带的车厢中,只有26%的乘客表示如果有安全带的话,他们愿意去使用。然而在那三节加装了安全带的车厢中,只有1.1%的乘客愿意去系上安全带。33%的乘客事实上注意到了安全带的存在,但是却不愿意把自己捆在座椅上,因为那样看上去很不舒服。最终,芬兰铁路停止了在火车上推行安全带的工作,并且得出结论——人们不愿意在火车上使用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