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小米“造车谣”破裂 独家回应:全是谣言

时间:2014-4-4 10:20:48  来源:汽车商报

    记者手记

    小米与特斯拉有何不同

    很多人拿特斯拉和小米相比,因为两者有着很多共同之处:强大的融资渠道,差异化的发展思路,特别是销售渠道都有着特立独行的一面。但在采访过程中,很少有人指出两者的不同。

    记者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小米要想效仿特斯拉造车,并非易事,因为二者有着诸多不同,特别是在“造车”方面:

    一、特斯拉有着强大的政府背景作为资金支撑,以美国能源部为首的多个部门为特斯拉的几次关键融资,使得特斯拉的Models产品成型。相比之下,小米却主要靠雷军个人的融资能力进行发展。

    二、特斯拉创始人穆斯克的产业除了在汽车领域、IT领域,还有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太空卫星产业,这一产业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后台资源保障。而雷军所创建的小米,只是在IT行业中的细分市场得到发展,甚至远没有像腾讯一样获得IT全领域发展。

    三、实体经济体制不同。在美国,任何个人都可涉足汽车产业;但是在国内要想发展新能源汽车,企业至少掌握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三大核心技术之一,并通过国家发改委的资质审定纳入公告管理。与工业技术派出身的穆斯克相比,雷军除了在IT领域有所建树外,在汽车等实体制造领域的技术涉足十分有限,短期内难以组成一支技术精湛的研发团队。

    四、盈利问题。特斯拉虽然风头正盛,但至今仍然无法扭亏为盈。特斯拉汽车公司近日公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显示,2013年特斯拉第四季度共销售6892辆Model S车型,但依旧不能够让特斯拉公司扭亏为盈,其第四季度净亏损达16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0.97亿元),全年净亏损为7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如果小米打算跨界造车,雷军无疑需要做好前期亏损的准备,同时也必将分散小米专注智能手机的精力与资源,进而可能导致拖垮现有“发烧手机”领域的领先优势。

    在业绩需要选找到新增长点的现实情况下,或许雷军真的曾经考虑过涉足电动汽车领域,但在经过利益衡量后雷军和小米团队或许看到,汽车产业目前还不是小米的现实选择。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补贴指标开绿灯在售纯电动汽车无车可买

    2014年3月10日
    虽然在政策东风劲吹下,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消息不断,但真正能得到落实且能购买的车型并不多。记者获悉,2014年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国家标准推出,按新标准…
  • 租金每天99元 电动车租赁火爆一车难求

    2013年8月26日
    每公里电费不到两角,租金每天只需要99元,不用摇号,只要有驾驶证就可以在北京租一辆电动汽车开上一天。截至8月下旬,北京市首个纯电动汽车租赁站已经成立3…
  • 周鹤良:电动车不能局限“大型化”

    2012年12月26日
    周鹤良:电动汽车不能局限于“大型化”    近日,有消息称,有关方面欲将低速电动汽车改名为“短途纯电动乘用车”,从…
  • 王秉刚:助推私人电动汽车市场

    2012年11月5日
    第一电动网诚邀各界人士探讨“消费者在何种条件下愿意购买电动汽车”议题,期待与更多网友分享精彩观点和共识。    “只有…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