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汽车零部件市场步入严冬 10年来首次利润下滑

时间:2006-1-5 14:0:1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5年,由于继续受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我们的业绩会有所下滑,但因为有了2004年的前车之鉴,我们已经充分考虑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并做了准备,所以2005年的下滑幅度基本与2004年持平。而且,我们已经开始慎重考虑是否进入轿车配件领域了。”近日,主要为卡车厂商供货的外资零部件生产企业———亚新科集团全球市场与营销副总裁倪威如是说。

  车价天天降,新车月月出,中国车市就在这种“常态”下慢慢走过2005年。车市寒冬的余威犹在,业内人士曾表示,今年仍是“冷市”,然而,当人们还在为抵御车市的暴风雪出谋划策时,这场暴风雪已经将汽车零部件产业带入了冬天。

  据统计,2005年前5个月,汽车零部件行业出现了10年来首次利润下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从表面上看,国内零部件产业发展空间大,形势似乎一片大好,但由于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整车厂商压价,国际零部件产业巨头的竞争等挑战,国内零部件市场的冬天已经来临。

  2005年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既有天灾也有人祸。连续两年的零部件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视为国内零部件产业的“天灾”。有资料显示,2005年各类进口铁矿原料价格与2004年相比,上涨了7%左右。根据以往经验,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幅度,会使汽车制造的各类钢材料价格上涨8%左右。上涨的这部分成本,绝大多数是由零部件企业承担的,整车厂或整机厂不会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为零部件企业分忧。

  如果把连续两年多的钢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看作是惟一的天灾的话,那么人祸则是多方面的。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1~6月,整个汽车行业的利润下降约50%左右,其中15家大集团的利润下降约70%。业内人士分析,2005年汽车行业利润整体下滑50%,而几乎所有的整车厂商会将利润下滑的压力直接转嫁到零部件供应商身上,令零部件供应商苦不堪言。据了解,为了实现集团利润最大化,主机厂在实际采购中要求零部件价格每年以8%~10%的幅度下降。日前已有主机厂向上游零部件企业明确表示,要求零部件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将价格降低到规定的幅度,如果上游零部件厂不能执行到位,主机厂将取消其配套资格。

  除了整车厂的压力,零部件厂商还要面对同行业竞争的巨大压力。有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零部件产业规模创下了4400亿人民币的新高。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情报所王祖德表示,2005年整个汽车零部件市场的规模在5000亿元以上。同时,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对中国市场需求总量的最新预测,国内汽车保有量将在今年达到3563万辆,2010年达到5669万辆,2020年将达到13103万辆。2004年零部件产业已经基本上与整车销售持平。按照国际运行的标准,汽车行业整车与零部件规模比例应为1∶1.7,由此可以推算,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空间还很大。

  正是这些诱人的数字,令所有零部件厂商趋之若鹜,同时也加大了零部件行业的竞争压力。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国内不仅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零部件工厂和产业基地,国际零部件巨头也开始加速进军中国的步伐。博世、德尔福、伟世通等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已经在中国站稳脚跟,它们以不足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总数1%的企业,占据了中国15%的市场份额。以德尔福为例,虽然美国德尔福由于业绩急剧下滑,去年10月申请破产保护,但德尔福在中国的业务却势如破竹,现已拥有15家企业、1个技术中心和1个培训中心,其中还有4家独资企业,投资总额超过5亿美元,成为中国市场上实力最强的零部件集团。其次,米其林、固特异等国际著名轮胎企业也开始悉心打造中国市场。今年7月,固特异已经明确提出,在中国每年最少推出一款新产品,并同时开始推行全方位的营销策略。

  2005年10月,意大利第二大跨国公司、世界第五大轮胎生产商倍耐力公司,其首家与中国合资公司也在山东投产,目标是在2006年年底前,力争卡车子午胎市场30%的份额。2005年,国际零部件厂商开始大规模在中国零部件市场攻城掠地,而缺乏技术优势的国内零部件企业,只有拿着“低劳动力成本”这惟一的“挡箭牌”节节败退,根本无力抗衡国际零部件“列强”的“入侵”。在国际零部件企业的强势“攻击”下,零部件利润大幅下滑,拥有技术的企业还能保持一定的利润额度,而仅靠低劳动力成本的企业则举步维艰。

  截至2005年,全球排名前100位的零部件供应商中至少有70%以上都在中国开展业务,在华进行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外商独资或合资的企业达到近1200家,跨国企业的独资或合资公司约占50%以上的份额。相比之下,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超过5000家,规模小、集中度低,无序竞争严重,造成行业整体效益很低。目前,外国汽车零部件蜂拥而入,很可能将涉及向中国倾销的问题。有鉴于此,去年11月,商务部零部件产业损害预警升级。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王琴华指出,对汽车产业我们要特别关注,并且尤其要关注零部件。她说:“虽然迄今为止还没有对汽车产品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但是对钢材等上下游行业的一些产品已经有所涉及。”

  缺乏技术一直是我国零部件产业的软肋,这已经引发了一系列反应。近日,广州本田采购部副部长在媒体采访中明确表示,中国零部件企业缺乏“同步”开发能力。他说:“中国零部件企业品质不高和供货缺乏长期稳定性,是其很难参与国际竞争的两大原因。”

  除了上述“人祸”,自2005年1月1日起,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关税已降至13%,整车生产厂家的全球采购将会更进一步实施,国内零部件企业在产品价格、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业内人士表示,在惨烈的竞争面前,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这块蛋糕,已经开始缩水,而且如此下去,这块蛋糕将不属于中国零部件企业。

  从2006年开始,中国零部件市场步入严冬,与整车行业相比,这个严冬将更加寒冷,时间也更为漫长。 (刘世瑜)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欧盟对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机制提出异议

    2005年11月18日
    商务部有关人士近日证实,在11月4日召开的第20届中国-欧盟经贸混委会上,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就我国汽车市场准入,特别是汽车零部件…
为你推荐
  • 奇瑞汽车2025年9月销量255584辆 同比增长9%

    奇瑞汽车2025年9月销量255584辆 同比增长9%

    2025年10月3日
     10月2日,我们从官方获悉,奇瑞集团发布9月份及前三季度销量快报。数据显示,9月份集团销售汽车280,469辆,同比增长14.7%;销售新能源汽车91,590辆,…
  • 东风本田9月销量26265辆,CR-V销量14355辆

    东风本田9月销量26265辆,CR-V销量14355辆

    2025年10月3日
     日前,东风本田公布9月销量数据,9月终端销量26265台,1-9月累计终端销量223039台。同时,官方还推出了国庆优惠活动。   具体车型来看,本…
  • 上汽通用五菱9月销量155579辆 新能源破10万

    上汽通用五菱9月销量155579辆 新能源破10万

    2025年10月3日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公布9月销量数据,9月实销155579辆,其中新能源今年首次突破10万大关达100593辆;1-9月全球累计销量1175464辆,同比增长13.9%,…
  • 鸿蒙智行9月销量52916辆 大定11万辆创新高

    鸿蒙智行9月销量52916辆 大定11万辆创新高

    2025年10月1日
     10月1日,鸿蒙智行公布2025年9月,全系共交付新车52916台,全系累计交付突破95万台;同时9月获得大定11万台,创历史新高。   9月份全新问…
猜你喜欢
  • 售价23.55万起,2026款特斯拉Model 3上市

    售价23.55万起,2026款特斯拉Model 3上市

    2025年10月3日
     日前,我们从官方获悉,2026款特斯拉Model 3迎来正式上市,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3.55-33.95万元,售价与老款车型一致。车辆将新增前保险杠摄像…
  • 1-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新能源品牌销量排名

    1-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新能源品牌销量排名

    2025年9月30日
     【2025年1-8月新能源品牌零售销量排名分析】2025年1-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政策推动与产品迭代双重驱动下持续升温,自主品牌主导的竞争格局愈发…
  • 1-8月轿车批发销量排行榜 新能源霸榜前五

    1-8月轿车批发销量排行榜 新能源霸榜前五

    2025年9月29日
     【2025年1-8月轿车批发销量排行榜】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国内轿车市场延续增长态势,批发销量同比提升12.7%,达到762.2万辆。新能源车型的持…
  • 1-8月SIV批发销量排行榜完整版 星越L进前三

    1-8月SIV批发销量排行榜完整版 星越L进前三

    2025年9月28日
     【2025年1-8月SIV批发销量排行榜 完整版】在国家汽车促销政策的推动下,今年国内SUV市场取得较快的增长势头。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1-8月我国SUV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