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分析称,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不断优化用户的出行体验;另一方面,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要具有持续性,并且根据现实情况及时进行完善改进。而在《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也提出将在未来十年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持续的政策支持。
文件称,国家层面形成产业间联动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发展规划,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与示范基金;将推出持续可行的新能源汽车财税鼓励政策,以及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时的奖励政策;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支持,支持形成新能源技术创新联盟,搭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完善相关标准法规体系,加强检测评价能力建设;形成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电网、智慧城市建设及关键部件、材料等的协同发展机制等。
“政府现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了多点扶持的政策体系。例如补贴就分别投入到了研发阶段和销售阶段,不仅中央政府在投入,地方政府也在投入。”张君毅说,此外,对于产业模式创新的补贴和支持也开始逐渐亮相,除了经济方面的补贴,还有政府对产业合作所做的一些推动等。
但是,张君毅也表示,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将达到汽车市场需求总量的20%,这不是单纯政策推动就能达到的结果。现在有个别地区和企业出现的套取新能源补贴嫌疑的行为,也说明“政策市”是不可持续的。随着新能源汽车各项技术更加成熟,未来扶持政策会慢慢退出,面对逐渐涌入的、不断成熟的外资力量,自主品牌应对能力的提升显得非常重要,而这也需要企业自身和社会资本共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