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汽车平均增长38%,豪华车市场增长58%。
58%,让太多的豪华汽车老板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得到了最多的荣誉和溢美之词。欣喜若狂的同时,也让他们对2011年中国车市充满着期望和信心。2011年的第二个星期,宝马、奔驰,这二位来自德国的双“B”,在中国车市分别做秀,争锋相对地拉开了新一年的竞争……
[豪车争秀]
宝马:中国风继续刮
1月10日,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举行的宝马“中国悦章”气势蓬勃。屏幕上具有中国韵味的“悦”;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史登科以及宝马中国总裁许智俊带着所有团队成员全部中山装闪亮登场;与中国馆签署合作协议,使用的桌案和卷轴,也浸透着中国韵味;最让人难忘的是,所有的宝马老板们上台致辞,均是一口普通话,就算不那么标准流利,但绝不夹杂一个英语单词。
而邀请的表演嘉宾和主持人,也是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主持人身着红色旗袍,与中国馆相映成趣。表演嘉宾邀请了古琴泰斗李祥霆等。在移师中国馆南广场后,恢宏的气势、唱《好一朵玫瑰花》的小姑娘们,所有的细节无一不迎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移师中国馆南广场,那高大的中国馆下,一字排开的宝马全系车型,令看过的媒体记者无不咋舌。
奔驰:在中国庆生125岁
同一个星期,几乎在同一个地方,同样的宏大排场,“梅赛德斯-奔驰125周年庆典启动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开幕”也登场了。
星光熠熠的红地毯上迎来近600名嘉宾名流的足印,美国老牌歌手玛丽-布莱姬一经露面便迅速成为镁光灯追逐的焦点;随后著名影星范冰冰、林志玲、刘嘉玲、张涵予及陆毅、鲍蕾夫妇等联翩而至,迅速引爆现场激情。他们共同为梅赛德斯-奔驰庆祝125周年生日。
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尔斯说道,“2010年12月,宝马单月销售量16132辆,奥迪18082辆,奔驰为18194辆,这是奔驰首次在中国市场实现单月销量超过竞争对手。”尽管谦虚的麦尔斯一再强调,“竞争对手做得非常好”,我们也不难看出“奔驰做得更好”的弦外之音。
[品牌之争]
宝马:中国“悦”章
宝马的一个“悦”字,在2010年得到充分诠释。“这个悦,不是简单的‘快乐’就可以解释,它包括多个方面,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宝马中国总裁许智俊说。2010年,宝马以宝马7系“巅峰之悦”、宝马3系“时尚之悦”、宝马爱心基金“助人之悦”等活动,对这个“悦”字进行了阐释。
在国外,宝马的“JOY”到了中国变成了“悦”,而宝马认为“悦”更能体现宝马想要传递给大众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更具中国特色。
奔驰:
“The best or nothing”
“125年前,奔驰发明了汽车,而125年后,我们将让汽车文化发扬光大。对于这个百年汽车老店,奔驰将竭尽所能诠释‘The best or nothing’惟有最好。”用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市场营销副总裁毛京波的理解,“The best or nothing”是梅赛德斯-奔驰独有的品牌基因,是梅赛德斯-奔驰对用户的千金一诺, 也就是对“最好”的不懈追求和对自身的至高要求。
[销量之争]
宝马:齐头并进 全面成功
2010年,宝马集团在中国大陆收获全面成功,共向客户交付168998辆BMW和MINI汽车。其中BMW品牌158489辆,同比增长84%。MINI品牌10509辆,同比增长141%。中国市场在2010年年初即发展成为宝马集团全球第三大市场。
宝马这样表述自己:2010年,宝马多款产品细分市场领导者地位进一步巩固;BMW 7系以26553辆的成绩稳坐顶级豪华轿车市场头把交椅;2010年,MINI品牌实现里程碑突破,实现品牌形象传播和商业成功双赢,引领高档小型车汽车文化和消费。
奔驰:在中国增长最快的豪车
梅赛德斯-奔驰、smart、AMG以及迈巴赫品牌2010年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累计超过147670辆,同比增幅115%,不但创下历史最佳销售纪录,并使得梅赛德斯-奔驰继续成为中国市场增长最快的豪华汽车品牌。值得一提的是,由A级、B级、C级、GLK以及smart组成的年轻奔驰家族活力四射,年度销量占奔驰总销量近40%。
[2011之争]
在进入2011年的第一时间里,宝马和奔驰都公布了新年中将带入中国市场的新车。
宝马:2011年新产品计划包括全新一代BMW X3、全新BMW 6系,以及首次进入中国市场的MINI COUNTRYMAN等。在国产车领域,全新BMW 5系长轴距将以8款车型挺进2011年。
奔驰:2011年奔驰将推出四款新车系,包括2011款SLK、2011款B级、2011款C级以及2011款ML,其中2011款SLK和ML为全新一代车型。 成都商报记者 于婷 张松
□吴迎秋
2010年,中国车市是全球不可忽视的一个市场,而豪华车更是其中最闪耀的细分市场。刚刚进入2011年,这个细分市场的争夺更是让人看见了中国市场的激烈。
不可忽视的是,从去年年底开始的造势,奔驰125周年来势确实凶猛,这一点不仅仅是奔驰酝酿了很久,就连竞争对手也很早就开始争锋相对地尽可能削弱“125周年”带来的舆论影响。这样的争锋相对第一个就来自奔驰的最重要竞争对手———宝马。去年年底的“巅峰之悦”,以及更明显的今年和奔驰125周年选择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星期进行的“中国悦章”,都是冲着奔驰125周年来的。而叫板的不仅仅是宝马,奥迪肯定也不会吃哑巴亏,直指奔驰宣扬的“125年前,奔驰发明出第一辆汽车”这个无人能及的骄傲,奥迪去年提出“汽车,是一种精神,与时间无关”。
种种表象,始于一个原因———中国市场太给力了!2010年,豪华车市场增长58%,这个超过汽车平均增长20%的数字,让几乎所有的豪华车企业相信就算不能达到58%这个神话般的数字,已经到来的2011年,中国市场也是全球战略最终的市场。
对于奔驰而言,三驾“德国马车”中进入中国市场最晚,进入后形成的倒金字塔,“S”独大,成就了奔驰的尊贵形象,与此同时,也给奔驰带来了高不可攀的负面效应。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奔驰,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有些举棋不定,而C的成功让奔驰看见了两点:第一,合资企业必须强大,奔驰一直扬言追赶宝马,且不说宝马在中国市场也是大步向前,奔驰首先要完成自己定的30万辆产量,而这关键在于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北京奔驰。这也是奔驰的一个巨大增长点。第二就是扩大奔驰的普及度,而这就要求奔驰必须年轻。现在的奔驰,要三叉星徽的光芒照耀到更多的人,就必须扩大年轻奔驰的普及度,比如A、B、smart等。
而在“双B之争”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见目前远远将“双B”甩在后面的奥迪。奥迪,在中国市场,占据绝对优势;但是我们必须看见,随着奔驰、宝马在中国逐渐“找到感觉”后,对于奥迪的冲击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