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比亚迪汽车开始进入为期3年的调整期,自主品牌领军企业奇瑞汽车也也将进入一年的静默期。
今天,奇瑞汽车2013年之前投放市场的最后一款新车G3将上市,并开始进入车型投放的空窗期。而此前,奇瑞汽车曾经一年内推出多达10款车型,并同时投放多个研发项目,奇瑞现在学会了做减法。
市场在变,企业也应该跟着变化。虽然2013年或2014年将是奇瑞汽车的爆发期,但就如奇瑞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马德骥所言,“没有子弹不好打仗”,整整一年没有新车型投放市场,面对消费者的“喜新厌旧”,奇瑞汽车能否熬过这“缺衣少粮”的一年?
调整再调整
业内人士认为,减缓出新车的战略是对的,奇瑞汽车已有车型太多。粗略统计,奇瑞汽车目前至少有25款车型以上,仅QQ系列,就有QQ3、QQ6、QQ me等多款车型,再加上M1、G5、风云1、风云2、旗云1、旗云2、瑞虎以及东方之子、威麟等。不过,从奇瑞汽车公布的销售数据来看,奇瑞汽车的产品序列中,年销售不足2万辆的车型包括QQ me、东方之子、A1、瑞麒V5,威麟X5、瑞麒G5、瑞麒M1,以及商用车优派、优翼等十多款车型。
一位代理奇瑞汽车多年的经销商老总告诉记者,奇瑞汽车之前推出的一些车型缺乏准确定位,都不知道目标消费群是谁,或者就是一个产品上市销售不好,小改一下款之后再改个名字就又投放市场了。
奇瑞汽车内部人士也承认,奇瑞汽车以前快节奏地推出新品,忽视了做产品的前期市场调研工作,结果就是推出的车型很多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在未能形成几个有竞争力的车型前,研发的车型越多,投入就越大,成本就越高。由于车型过多,规模不够,配件价格也降不下来,而且一款车型的研发费用至少几千万元。虽然跨国品牌投放一款车型的研发费用是国内很多本土品牌的上百倍甚至上千倍,但是这些车型是全球投放车型,可以通过产品的规模化效应来降低成本。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也表示,奇瑞汽车过去把资源分散了,现在调整过来,打造拳头产品,将每个产品都做到位。
其实,从2008年开始,奇瑞汽车就一直在调整。先是发布四大品牌战略、树立高端品牌。不过市场和消费者并没有对奇瑞品牌的高端化诉求给予积极的反馈。由于销量低迷,主打中高端MPV、SUV市场的威麟品牌事业部最终被取消,对中高端品牌的研发投入也降低了奇瑞汽车的整体盈利水平,奇瑞汽车高端路线受挫;2010年奇瑞汽车再调整,二次整合,设立独立的事业部经营;今年广州车展期间,奇瑞汽车再次梳理了产品归属和品牌定位,将奇瑞汽车品牌调整成奇瑞品牌和旗云品牌。
“品牌调整之外,奇瑞汽车又开始调整研发部门。上一个研发项目,我们会从生产、采购、市场等多个部门同时做测算,如果这个项目未来很难盈利,我们就会放弃,现在我们已经停掉了多个研发项目。”奇瑞汽车内部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