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涨价65%、由此导致车用钢材成本平均增加15%,新春第一波车市降价潮即将到来?
毫无疑问,钢材涨价将直接增加汽车企业生产成本。简单依据“成本决定价格”,一些“涨价论”者由此叫嚣汽车价格必将上涨。他们甚至拿出“通用汽车去年12月已经上调08款车型售价”作为论据,指出国内汽车企业顶不住成本上升的压力,“涨价潮”有望一触即发。
但在过去的十多天时间里,车市不仅没有出现涨价,比亚迪和海马汽车等自主品牌甚至带头降价。显然对铁矿石涨价的消息,“涨价论”者们有些反应过度了。实际上,国内汽车行业利润并不低,去年全国汽车市场价格下降了近5%,但国内16家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利润却增长了65%,汽车行业利润总额创下5年来新高。可见汽车行业尚未到不得不通过涨价来维持生计的时候。
同时,汽车这种更新换代较快的耐用消费品,需要通过不断降价的方式促使其快速实现销量、回笼资金。“涨价论”者显然低估了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由于汽车产量持续飙升,各汽车企业几乎没有丝毫提价空间,车企甚至还得为争夺市场份额,再度打响新一轮大规模价格战,涨价相当于自断生路。
而对于那些真正发挥了规模效应、成本控制能力强的厂商来说,通过自身调整完全可以化解这次钢材涨价的压力。真正有压力的是那些利润过低的小排量车生产企业,以及规模不够大的厂商。一家自主品牌企业董事长说,他上任两年中最大的成绩是降低了22亿元的成本,而不是推出了某款畅销车型;另一家自主品牌汽车负责人也称,只有近年来企业产销规模上去以后,他们才切实感受到了规模扩大带来的成本降低,效益才显现出来。
对于汽车制造业这个全球行业来说,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是长期趋势,对于各企业来说,如何发挥大规模带来的优势,如何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始终是重大课题。
此外,生产成本的上升、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排放和安全等各项技术标准不断提高,在考验各汽车企业适应能力的同时,也将促使汽车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推动行业加快上演兼并重组的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