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有位李姓竞拍者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他本来相中了68号登记日期为1999年的桑塔纳轿车,起拍价为3000元,他本想8000元拿下,当拍卖师介绍了该车后,现场立马有人出价1万,他就选择了退出。
“北京没有小轿车强制报废政策,8000元买来,开几年再报废,还能补贴8500元,高于1万就没意义了,交完税后基本赚不到什么。”李先生告诉记者。
虽然竞拍者埋怨“太贵了”,但98辆车还是全部拍出,没有流拍。
有现场竞拍者给出了高价的原因:“都是领导坐过的车,以后商务应酬还是很有面子,比如有些领导就喜欢2005款的奥迪,但是我们没有那个款式,这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素以呼吁公车改革闻名,他如何看待公车拍卖如此热闹?
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因为政府部门原来用的车保养得好,这就给我们一个印象,就是公车的二手车要比私车二手车好一些,确实也是如此。”
对于是领导用过的车价格偏贵,叶青否认了这一说法,“他们(竞拍者)主要是看中这个车买了以后还可以开多少年,对于是某个领导开的,除非是领导人开的还有收藏价值,但一般来讲更看重车的质量。”
对于此次公车改革,叶青认为,这次中央公车拍卖为地方公车改革提供了模板和路径,地方车改可以按照中央的路子来走。中央起到试验田的作用,具有探索意义。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拍卖现场了解到,此次公车拍卖实行“车牌分离”,参与竞拍的车辆车牌号将被交管部门回收。因此,如所购车辆北京市本市过户,购买人须持有北京市小客车配置(或更新)指标。
卖车钱上国库
2014年7月16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公布,根据两份文件,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力争在2014年年底前基本完成,2015年年底前地方党政机关基本完成公车改革,用两到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按照新方案,中国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2015年1月,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透露,中央层面取消的3184辆公务用车已全部封存停驶,2015年春节前将正式启动第一批约300辆的拍卖,分三次拍卖,分别为1月25日、1月26日以及2月1日。
3184辆公务用车,处理难度不小,同时因为涉及资产数额大、利益相关者众,公车拍卖过程中如何防止暗箱操作,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拍卖过程如何监督?
据25日拍卖的组织方——北京中拓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介绍,在开拍前,他们向社会公布了拍卖时间和拍卖车辆信息,并提前两天对106辆公车作了预展,每辆车上都贴有该车的“身份证”,内容包括起拍价、厂牌型号、登记日期、表显里程,甚至是漆面检查结果、痕迹查勘结果等一般二手车市场难以提供的信息,以便竞拍人详细了解车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