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竞争力考核不及格 中国车出海壮志难酬

时间:2008-5-20 11:31:59  来源:汽车之家


  中国汽车产业第一部蓝皮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08》显示,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绩效竞争力分值仅为10.01,尚不及发达国家相同指数最大值的一半。

  在人民币升值和成本推高的趋势下,中国汽车业早已把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按照国际汽车业发展的通常路径,目前阶段已到了中国汽车“走出去”的时间窗口。单纯依靠出口的增长将越来越困难,贸易摩擦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进入目标市场产生的挤出效应,都将中国汽车企业逼到了国际化的关口。5月初,中国汽车产业第一部蓝皮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08》正式对外发布。

  该《蓝皮书》指出了一个尖锐的观点:我国汽车产业环境竞争力的分值为59.13、产业创新竞争力的分值为38.68、而产业国际绩效竞争力的分值仅为10.01。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尚不及发达国家相同指数最大值的一半,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是一个很难被接受,但却不得不正视的现实。

  业内人士认为,从2008年1季度的情况来看,中国汽车产业仍处于景气的上升周期,但也将面临结构升级的问题。那么,中国汽车行业中长期发展前景和国际竞争力到底如何?何时中国也能象日本、韩国那样出现改变世界汽车产业竞争格局的公司,从而真正改变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

● 国际竞争力“软肋”

  蓝皮书指出,去年是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的第一年,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正由“市场拉动型”向“市场拉动型”和“创新推动型”的两驱方向转变,由满足国内市场向出口和“走出去”国际化方向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能力颇弱的现状不容忽视。

  昨日,作为发布机构之一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付于武对记者表示,虽然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了千万辆级,但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力仍是软肋。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产业近年来虽然得以迅猛发展,但在国际竞争力方面进步迟缓。早在三年前,商务部就出炉了《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开发较差,与汽车产业强国的差距很大,不及美国、德国、韩国、日本平均值的一半。中国汽车品牌缺失的现象很严重,有人曾担忧是否会在中国汽车产业高速成长时,中国汽车产业资本将逐步变成金融资本。在未来几年,中国汽车产业很可能在部分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有投入外,在其他上下游领域,中国企业能大有作为的地方不多。

  中国汽车营销传播专家张志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我们的竞争力除了人力成本的优势,在其他几方面,如技术研发、设计、管理、销售、营销传播,都处于一种劣势地位。”

  然而,也有人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表示有信心。中信证券分析师李春波认为,中国汽车公司未来将有能力影响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商用车和大量通用零部件已经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并显示出显著的国际竞争力,自主品牌和合资公司都将在中国乘用车市场找到长期的增长空间,而国际市场的拓展将成为未来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

● 整车厂集体“失语”

  近两年来,在重大的国际汽车公司并购活动中,鲜有中国企业的身影。今年3月,印度塔塔汽车成功收购英国豪华车品牌捷豹和路虎,中国汽车企业集体失语。这到底是精明还是无奈,成为关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人士心头最大的问号。

  从规模上来看,塔塔汽车2007年实现销量58万辆,利润4.7亿美,而上海汽车公布的年报则显示,2007年公司销售169万辆,实现利润46.35亿,实力并不逊于塔塔汽车。而曾经海外战略步伐惊人的上汽于2004、2005年间,接连成功收购韩国双龙汽车以及英国罗孚的核心知识产权等资产。然而,收购之后,上汽碰到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困难,双龙汽车持续亏损,工人大规模罢工事件屡有发生,直到挖来通用汽车的国际化管理专家墨斐,双龙才逐步走上正轨。自收购三年之后,上汽管理下的双龙才首次实现赢利。

  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步履维艰。俄罗斯自去年底提高设厂门槛,长城、奇瑞等中国车企集体被挡在了门外。

  与此同时,具有资金、技术优势的国际汽车巨头则纷纷开始了新一轮势力范围划分,豪赌一把俄罗斯市场。今年3月,雷诺-日产联盟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伏尔加汽车厂股份公司25%股份,伏尔加汽车厂股份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同时,汽车零售商英国Inchcape Plc公司宣称正在和俄罗斯汽车经销商穆萨电机谈判,以收购其100%股权,估计收购费用大约是4.5亿美元左右。市场人士表示,穆萨集团2007的营业额达到约550-600亿美元。

  对此,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汽车质量、安全标准并不比其他国家的标准低,只是他们进入对方的市场时,一般在当地找代理商合作,并不熟悉当地的汽车认证程序,导致结果不过关。“另外我国汽车碰撞试验用的假人,男的在1.7米左右,女的为1.6米,明显比欧洲人士的身高要矮,我们用这个标准去通过别人的碰撞实验,当然会不过关。不见得是我们的车质量不好。” 目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正在同国内的企业开展合作,努力帮助他们提升各项水准,使他们走出国门。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路径与日本车企的海外模式十分类似,上个世纪60年代,为了避免与美国在汽车产品上打“贸易摩擦”战,日本厂家选择在美国投资建厂的方式,直接生产或组装汽车。最终,几乎所有的日本汽车厂商都在美国建立了自己的工厂。

  从实际效果看,日本公司在适应性改变方面要比欧美公司强,本土力量在管理过程中影响力更大的企业要强于全盘西化的公司。本田、丰田等日系公司和通用等本土化做得比较好的公司业绩相对较高就是明证。

  但中国企业“走出去”碰到的困难显然比日本企业要多。现在,几乎各个国家都对“中国制造”心存畏惧,担心对本国的制造产业带来冲击,“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中国汽车企业的“本土化”发展策略面临挑战。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高端市场缺乏竞争力自主品牌需立足低端

    2008年4月28日
    “中国汽车企业目前没办法在中档以上车型上跟西方国家企业竞争,只能像彩电一样,先把中低档做精、做好。”针对国内自主品牌车企不断尝试进军中高端市场但…
  • 竞争力下滑 我国汽车零部件业滞后性严重

    2008年1月21日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整体竞争力呈下滑趋势,由于‘重主机轻零部件’思想严重,滞后性成为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滞后性”是我国汽车…
  • “两条路线”较量 汽车企业再塑竞争力

    2008年1月18日
    2008年首轮国际汽车盛宴在美国底特律举行,拉开了2008年第一场全球汽车业的角逐,而涉及面更广的较量已经在中国打响。  一方面,跨国汽车巨头们在中国的势…
  • 日系车竞争力太强 短期内欧系车不会涨价

    2007年3月8日
    理由1 排放标准有差距“欧系车可能涨价的新闻在网上传播后,这几天咨询电话确实比平时多了近2倍。”三和奥迪总经理甘绍津明确告诉记者:“今年之内,进口车…
为你推荐
  • 8月轿车零售销量排行榜完整版 星愿蝉联冠军

    8月轿车零售销量排行榜完整版 星愿蝉联冠军

    2025年9月9日
     【2025年8月轿车零售销量排行榜 完整版】近日,乘联会公布了最新乘用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8月国内轿车市场零售销量达到90.0万辆,同比小幅增…
  • 谁将引领中国物流车智驾之路?

    谁将引领中国物流车智驾之路?

    2025年9月8日
     我国公路运输作为货物流通的核心载体,承担着超70%的营业性货物运输量。但是,物流行业正面临多重挤压。人力不够、成本占比高,安全事故导致的赔偿与…
  • 募资规模达20亿美元 奇瑞汽车预计9月上市

    募资规模达20亿美元 奇瑞汽车预计9月上市

    2025年9月8日
     9月8日,我们从相关渠道了解到,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预计本月中下旬在港挂牌上市,募资规模至多可达20亿美元,中金…
  • 12年100万公里 宁德时代发布神行Pro电池

    12年100万公里 宁德时代发布神行Pro电池

    2025年9月8日
     日前,宁德时代在慕尼黑车展期间发布了专为欧洲市场车型研发的长寿命长续航电池——神行Pro。这款磷酸铁锂电池也是全球首款兼具758公里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