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网易汽车独家报道了长丰汽车与广汽最早将于19日达成并购的消息。目前又有报道称,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于12日晚间在长沙会见了湖南省汽车工业的有关政府领导,席间谈到了二个关键词,一是长丰,二是菲亚特。
实际上,网易汽车得到消息,早在十几天前,广汽方面的人员就已经驻扎长沙,就在不久前的4月22日,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在长沙会见了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房有一行,双方就推进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交谈。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广汽高层频频造访湖南,这不由让人猜疑广汽与长丰的合作正走向最后的关头,而当菲亚特也以第三者的姿态进入“长广”组合,这一事件的走向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配套隐忧
自从南京菲亚特以两败俱伤的结局散场,在中国,已经没有哪个企业会把菲亚特作为竞争对手。虽然目前有博悦、领雅、朋多三款车型在中国销售,但由于进口车价较高,售后服务网络过少,销量一直不太乐观。所以,菲亚特一直没有放弃在中国寻求合作伙伴,实现本土化生产的努力。那么,如果菲亚特与广汽合作,有可能通过广汽这个中间人,把国产项目落户湖南长丰吗?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湖南省汽车产业链的配套情况。目前全省有汽车零部件工业企业200多家,产品种类基本涵盖了底盘类、发动机、电子电器类、车身类等四大类的主要产品,并在长沙、湘潭、衡阳、永州、株洲地区形成了以长丰汽车、北汽福田、湖南吉利为主与整车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这为菲亚特进驻湖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从湖南的地理位置来看,就算选用其它的配套商,物流成本也并不高。
湖南省于2007年正式出台了《关于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其中就提到“鼓励当地车企拓宽融资平台,鼓励汽车企业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尽管湖南省十分渴望通过汽车业做大做强,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整体竞争力较弱,汽车产业总量偏小,如果菲亚特能带来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的轿车产品,受益的不仅仅是长丰一家企业,对全省的汽车产业链也是一种整体盘活。菲亚特国产若落户湖南,无疑会受到政府支持。
尽管菲亚特国产项目落户湖南有着可靠的基础,但是从菲亚特的产品线来看,无论是博悦、领雅、朋多中的哪一款车型,都面临着零部件国产化率低的问题。
众泰汽车在去年年底推出的国内首款“宽体轿车”梦迪博朗其实就来源于菲亚特,众泰汽车品牌总监解伟告诉网易汽车,梦迪博朗目前是以SKD形式生产,90%以上都为进口件。“提高零配件的国产化率已经在计划当中,但这不是一时半会能实现的!”解伟说。
菲亚特或许也无法回避同样的问题。
长丰还是广汽?
之前有媒体报道,广汽已经在位于番禺的自主品牌基地为菲亚特准备了工厂。随着广汽与长丰谈判的推进,将工厂移至长沙也并非不可能。
目前长丰在湖南一共有长沙和永州二个整车生产基地,位于长沙星沙的工厂主要生产猎豹飞腾、猎豹黑金刚、帕杰罗等车型,年产能5万辆,永州基地也有5万辆产能。但长丰2008年的整车销量仅为2万6千余台,存在不小的产能过剩。这也为菲亚特的进入预留了空间。
虽然长丰在08年的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但在09年已经定下48000辆的销量目标。随着今年年底首款中级轿车ACUMEN即将上市,到2010年,不会存在太多的空闲产能。而且长丰对于轿车项目倾注了大量心血,现在马上就要投入量产,在市场情况无法预知的情况下,恐怕难以在短期内接收菲亚特。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目前没有消息显示曾庆洪长沙之行有菲亚特人员随同。当广汽与菲亚特正式签署合资协议之前,曾庆洪恐怕还难以为菲亚特“私定终身”。网易汽车就此事联系菲亚特中国公关部,对方表明“目前没有听到菲亚特与长丰合作的消息,关于国产问题,也还没有最后决定”。
著名汽车评论员张志勇认为,“菲亚特的问题很多,如果国际的问题解决不好,国内的问题还谈不上。菲亚特与广汽、长丰的事情存在很大的变数。”
更加不容忽视的是,广汽也好,长丰也好,集中精力发展自主品牌是目前的第一要务,这也给将来的合作增加了不稳定因素,毕竟菲亚特与南汽的分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菲亚特无法容忍南汽在自主品牌名爵身上投入太多精力。
众泰的悬念
在与广汽密切接触之前,菲亚特已经和总部位于浙江金华的众泰汽车建立合作关系。菲亚特集团汽车公司驻华首席代表阿尔贝里诺表示:“菲亚特集团总部将一批生产设备和技术出售给众泰,并允许众泰利用这些技术生产众泰的产品。”
这可否看成菲亚特国产化的一次试水呢?
众泰汽车自2007年并购江南汽车后,开始有了轿车生产平台。为了发展轿车产品,众泰已从菲亚特买断一系列车型,包括菲亚特集团蓝旗亚品牌下的多博朗(Doblo)及利博朗(Lybra),以及曾经在南京菲亚特诞生过派力奥、西耶那、周末风、派朗四款车型的178平台。
这些技术平台在众泰内部已经被整合成生产B级家用轿车利博朗的L平台、宽体轿车梦迪博朗的M平台、多功能商务车多博朗的D平台和派迪系列的P平台。
但是,众泰并没有获得菲亚特的品牌使用权。众泰汽车在去年年底推出了首款与菲亚特的“结晶”梦迪博朗,但并没有悬挂菲亚特的标志。
另外,众泰在今年上海车展亮相的众泰P系列也就是原南京菲亚特生产的派朗。大家所熟知的派力奥也将在众泰重新投产,但会改名为派迪,列入众泰高端子品牌旗下。今后,所有源自菲亚特的车型都会“改名换姓”以众泰的名义出现。
换句话说,众泰汽车利用这些技术和生产线生产的任何产品,与菲亚特品牌的产品存在本质区别。至于与众泰汽车的合作,菲亚特曾澄清,“双方只是单纯的贸易关系,众泰不会接管派力奥的售后,更不会与菲亚特组成合资公司。”所以菲亚特在众泰国产的可能性很小。
从菲亚特在中国的轨迹可以看出,意大利式的做事方式使它在很长时间内难以融入本土文化。政府推动、合作基础以及配套支持固然重要,但不同的企业要保持步调一致地齐心向前走,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人。菲亚特与南汽的分手,上汽与双龙的惨剧都是“人心不齐”的反面教材。无论和谁以什么形式合作,菲亚特都应该牢记这个教训。
据悉,广汽原计划19日在星沙举行的活动已经推迟,长丰、广汽、菲亚特三者最终如何定格,要过些时间才能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