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09年,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结结实实当了回“催化剂”,将原本温吞的中国车市和盘托起,那么今年政策的延续无疑成了“助燃剂”,把已经风生水起的车市行情再次推向新一轮高潮。可就在这节骨眼上,却频频传出优惠取消几成定局的风声,小排量车一下子又成众人眼中的焦点。
伴随着目前小排量车车源的紧俏,车市的热闹掩不住焦躁的情绪。
实际上,在购置税减征、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刺激政策明年有可能陆续退出的传闻甚嚣尘上之际,不少汽车业界人士开始担忧中国汽车市场明年的走势。目前,有业内人士和市场调研机构预测,明年中国汽车市场不会再保持30%的高歌猛进,增速会降至10%。
其实冷静想想,再辩证地分析,汽车产业的增速也不是越高越好。往深了说,由于汽车使用一头连着土地,一头连着能源供应,一头连着环境,过快的增速会导致大城市停车位紧张、道路拥堵、空气污染加重、石油对外依存度快速增长等副作用。因此,汽车产销量单一的数量膨胀并不是一种可以被无限复制、超速复制的增长模式。
窃认为,明年减税等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意味着市场竞争加剧。对汽车厂家乃至经销商而言,如何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质量成为竞争的关键。从这个角度看,刺激政策的退出对中国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未见得是坏事。
值得警惕的是,明年,一些大城市为了降低管理难度,有可能出台限牌等干扰汽车消费的政策,这种不良倾向一旦在全国蔓延,将极大地阻碍汽车消费的稳步增长。
希望我们的理性能够有助于汽车行业的有质量发展,而不是虚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