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闭幕了,本届车展期间因噪音问题而遭到了市长的点名批评,这或许是车展中令主办方最紧张的事情。震耳欲聋的音响直接给车展贴上了汽车卖场的标签,但噪音问题只是本次车展格调不高的一个侧面。
事实上,今年广州车展光环暗淡在车展之前已经显露征兆,开幕前各大媒体迟迟不肯推出专题,各品牌透露的新车也寥寥无几。虽有日系品牌极力支撑,但徒有大展台却没有大气候。惟一的亮点是新雅阁。东京车展上那些稀奇古怪的概念车和机器人全都没有了影子。主办方表示,本次车展欧美品牌的参与程度属历次最高,但大众在近半个馆的展位展出车型几乎全部是大街上跑的,一款首发车、概念车都没有。而向来高调的自主品牌也集体“失语”。
与北京、上海两地由于地缘优势带动车展不同,广州车展的成功在于有极大的销售市场和强大的制造实力。广汽集团一口气推出4款新车,也确实是在研发制造实力上“抖了个包袱”,但广州车展当然不能是广汽一家的,也不能只是广州汽车产业的展示,这与其“高品位、国际化、综合性”的定位不符。而到目前为止,广州车展确确实实是牢牢贴上了“广州”、“日系”、“消费”三个标签。
上届广州车展,主办方表示无意对广州车展做出重大调整和改变。当时的语境是,广州车展受到北京、上海车展的夹击之势已经明显。而今年的车展闭幕会上,主办方只透露了明年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的消息。如今看来,广州车展正吞下不思变革的苦果。仅仅依靠本地品牌当然谈不上国际化,过分依赖消费主题也难以打造高品位。广州车展在定位和思路上若是不思调整,即使有日系品牌极力捧场,其未来的品牌价值和含金量也将受到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