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降价”在车市已经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一边是多达70%消费者对于降价的期待,一边是厂家对于“降价后效应”的怀疑。到底“十一”车市消费者能否盼来厂家降价,将成为这个黄金周汽车市场是否迎来“金九银十”的关键所在。
■车市专家无人提“降价”
在每月一次的亚市发布会,九月的算是一个特别。因为按照往年的惯例,上周将是汽车市场表现最好的黄金季节,包括汽车行业的和市场的专家都会对当年“十一”的车市作出判断,而且对于价格的共识几乎成为整个行业的“风向”,一些厂家将由此制定十一的销售策略。但是,今年却恰恰相反,没有人在提及“降价”。
价格在车市已经相当的敏感,降价能否带动销售已经成为厂家宣布降价必须慎重考虑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的大环境是,一些销售不错的企业已经完成全年的大部分销量,而一些表现稍差的车型正在为降价能否带动销售持谨慎态度。
■厂家的价格压力仍然很大
分析人士认为,和年初一些专家预测的出入很大,年初普遍的预测认为,今年车价的降幅将在10%左右,而截至九月初,各种车型综合的降价幅度仍然徘徊在3%-5%左右,汽车市场的价格稳定程度历年少见。而且从上半年的车市分析,仍然是10万元以内的车型降价幅度最大。
但是这并不是说汽车企业没有价格的压力,相反价格已经成为厂家销售策略的一部分,只是这种价格的竞争随着车型的增多越来越体现为不同品牌同级车之间的竞争,而大范围的降价并不能带动全系车的热销。今年,上海大众的降价就是一个实例,大幅度的价格和以前的降价相比,让厂家不免有些失望。
■政策的作用也是一个因素
当然今年一些政策的原因也是目前厂家表现慎重的因素之一。首先是油价的持续高价位,把一些本来想买车的消费者的买车计划又向后推移,其次国家按照排量将征收消费税,让一些生产中高排量车型的企业面临高成本,这些都不同程度上让厂家对今年的车市作出慎重的判断。
“从目前看来,汽车市场大的情况可能就是现在这样了,除非有政策方面的原因。”有关人士说:“去年来看,按照现在的销售情况推算,今年的销售增长仍然不会低于10%,这个增长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数字了,预计全年的产销将达到400万-450万辆,其中北京的销售将达到30万-35万辆。”
■“暗降”仍将是主要的形式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十一将是今年以来车市最好的季节,包括厂家都不会轻易放弃这一“机会”。
从目前看来,厂家的价格策略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形式。首先是推出简装版车型试探性地降价,比如上海大众8.86万元的POLO、17.98万元的帕萨特、7.48万元的西耶纳、29.8万元的奥迪A61.8T“简装版”等等,这些都是厂家对于车市的一种试探性降价;其次是对经销商降价的不过问,上周,广州地区的多家经销商联合对雅阁实施降价,这在广州本田的销售中很少见,这种降价形式目前在车市比较普遍。比如最近降价2.2万元的君威、5000元的日产颐达、进入7万元区间的捷达、降价1.55万元的蒙迪欧2.0L、降价万元的雪佛兰景程等;第三是厂家小范围的降价措施也将在近期开始不断推出,比如降价到19.98万元的大众途安2.0等车型。
■下周经销商降价将展开
有关人士预计,随着十一车市的临近,一些经销商行为的降价将在车市陆续推出,这将使十一车市的汽车销售开始释放。
经销商普遍认为,眼看年底将至,十一又是一个销售旺季,如果不抓住这个机遇,恐怕年底很难拿到一个很高的返点。一些经销商说:“哪怕卖新车少赚一些,也要保证今年全年的销量。”但是对于一些上半年销售不错的经销商来说,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相应的销售策略跟进将成为必然,毕竟十一车市很好的销售势头已经开始显现。
作为消费者,在这个“十一”黄金周,只要关注经销商即时价格就可以买到一辆称心如意的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