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是传统的汽车销售旺季,也是厂商促销冲量的关键时间。十一黄金周作为下半年的旅游消费旺季,直接推动了9月份消费的释放和10月份消费的积累,也成为厂商全年销量实现的一个关键转折点。然而,随着车市消费的日趋成熟,消费者的日趋理性,以及厂商在全年各阶段的促销措施日趋频繁,黄金周对于车市消费的位置也开始受到削弱。黄金周里淘黄金,对于汽车厂商来说已越来越困难。这与家庭日用消费品恰恰相反,黄金周里任何一个商场、超市里都将人头攒动,来店皆是买货人;而任何一家汽车4S店,恐怕难现如此辉煌。为何黄金周内整车市场就会多吆喝,少订单?究其原因,还是来自于市场。
新车无车难救市
为了迎接十一黄金周的到来,抢占节后年前消费高潮的先机,许多厂商选择在十一之前推出新产品。长安福特第三代新蒙迪欧、华晨中华COUPRE、南汽名爵等,以及即将上市的第八代新雅阁、新嘉年华、国产狮跑等,共同塑造了年前的新车扎堆高峰。这些产品都算得上是市场的主流车型,它们的上市将会令同级别车市场再起波澜,道理上应该能掀起又一轮的购车高潮。
然而,事情往往有其自身的制约性,至少这些产品对于十一黄金周的车市不会带来直接的销量促进。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全新的产品将会导致供应不足,订车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
都存在很大的变数;另一方面是作为新车,肯定不会有太多的优惠措施,对于消费者的吸引无疑大打折扣。本来是吸引眼球促进销售的新车,反而会因为无车和无低价抑制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从这一方面来看,厂商推出新产品的本质思想也绝不是为了推出后立即能成就多少销量,更多的是为了下半年的整体布局来考虑,刚好可以利用黄金周的消费热情扩大新产品的影响度和知名度,也利用黄金周期间的相对消费滞停缓解新产品供应不足的尴尬。黄金周内和周后的一段时间内,消费者消费将会没有黄金周之前的冲动,重归于理性的消费和相对不是很迫切的使用需求会更能适合新产品的订车。
节前消费节内停
事实上,厂商早已在黄金周之前就将黄金周期间的销售计算在内,利用更优厚的促销和参与更多的地方车展等活动,抢销了本属于黄金周期内的那一部分销量。很多地方媒体选择在9月中下旬举办团购活动和整车展示,帮助经销商现场成交。据悉,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区域性展览展示促销现场,部分主流经销商一天就能实现几十台的销量,相当于平常店内每月销量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所以,他们很愿意拿出更多的优惠项目来吸引消费者现场成交,这也正是黄金周前促销活动对于车商和消费者的吸引所在。
对于消费者来说,汽车消费主要处决于两大因素:需求和购买能力,只要具备这两大因素,就总会选择一款汽车产品。十一黄金周作为全年两个黄金周之一,由于天气的原因和个人资金积累的原因,比五一黄金周更具备消费基础。在各主流城市和相对前沿的二线城市,大多数具备消费能力的无车市民都会选择这样一个时间实现消费,为的就是能保证十一黄金周的旅游休闲生活的质量。毕竟,黄金周每年只有两次。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往往是在节前十天时间左右释放的最为集中和彻底。
待到黄金周的日益临近,该消费的已经消费,不该消费的也不会再那么迫切,汽车市场势必重回轨道,恢复按部就班的平静。由于市场的总需求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固定的,节前消费释放带来销量高增长过后,节期内的价格回落会引发相对销售“真空期”,市场难继热潮。
促销诱惑难见效
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日趋理性,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知和促销的抵抗能力日益增强,更多的消费者往往能够更为理智的作出消费决定,而相对不够理性的消费者却已经被需求所左右,在节前就已经实现了消费。同时,汽车相对于大部分家庭和个人,还是属于一件大宗消费品,他们会就产品品牌、性能、价格、服务等各方面做一个综合的比较,市场上很多华而不实的促销手段就很难促成他们的消费决心。当然,对于消费需求比较迫切的消费者,他们总会选择一款适合自己购买能力内的汽车,这种决定也更多会发生在节前。
如果你了解某一个地方的汽车市场,你就会知道现在汽车销售有多难做。不管是同品牌还是不同品牌,区域内经销商之间的竞争已经趋近于白刀子见红,更多的促销活动都以赤裸裸的价格让利为依据,变幻着不同形式在唱着不同的戏剧。然而,无论是什么形式,消费者都会归结到价格优势上,想对悬殊的价格优势足以影响消费者对于经销商品牌的选择。也正因为如此,经销商在黄金周之前都会不遗余地的祭出最低的消费价格和最优惠的促销方案来吸引消费者成交,而绝不会将这种最优厚的让利准备放到黄金周期间来进行。如此以来,黄金周期间的几乎所有的优惠促销都会黯然失色,销售遇阻自是情理之中。正因为如此,厂商才开始注重从售后和消费者情感角度来做工作,力求通过更多的关心来维护老客户关系,吸引新客户光临,同时也做强做大品牌。笔者通过实际了解,消费者对品牌相对强势的4S店的信任度要比其他4S店高很多。
当促销活动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减弱的时候,单从产品层面上来看,除了有价无车的新车,恐怕都难对消费者构成足够的吸引力。
持币待购再显现
如前所述,很多消费者都是攒了大半年的积蓄为了过好一个黄金周,有强烈汽车消费需求的消费者都将会在节前实现消费,而这种需求不够强烈的消费者,将会把消费期限相对延后,甚至等待下半年将相继上市的新车和春节前的又一次促销高峰的到来。对于逐渐成为汽车消费主力军的创业者和工薪阶层,十一黄金周过后就只能盼望着春节来临,才能有一次痛快的旅行,利用这小半年的时间持币代购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无论市场多么理性,消费者持币待购现象都会存在。在当今汽车消费市场,除去消费者个人经营其他项目有所投入、以及个体意志的因素之外,新产品上市和促销因素构成持币待购的主要原因。下半年,还将有更多的厂商相继推出全新产品和改宽的08款车型,随着新款的推出,老款产品势必大出更为诱惑的价格牌为新款让步。除了上面已经列出的新产品外,下半年还将有江淮C926、奇瑞A3、奇瑞A6、比亚迪F6、CrossPolo、08款皇冠、运动版C2、荣威 W261、马自达2、广丰Yaris等全新面孔纷纷亮相。随着上述产品的上市,高中低档汽车产品都将受到冲击,势必会引发年前新一轮的降价促销潮。如此诱惑,消费者难免情不自禁。
相关因素添制约
汽车产品作为大件消费品,其相关因素也很多,比如房市、股市、政策等都会影响汽车消费。今年的股市就与汽车市场息息相关,上半年大量资金流入股市,导致四月份的五一黄金周前未现如往年般的销售高峰,而下半年部分资金从股市撤出,又相继投入了基金、宝玉和黄金市场。
黄金周期间销量回落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由于工作日的减少,相关部门放假,保险、工商检验、购置税、上牌等购车手续都没有办法立刻办理,消费者即便是假日购车也没有办法即时用车。这就是汽车消费黄金周假日冷清,而其他百货业、零售、旅游业都借黄金周大掘商机的原因。汽车的购买不像买日用消费品、家电,买了就可以拿走,它涉及到太多太复杂的手续需要办理。虽然部分经销商也曾采用假日提车、节后上牌的方法,发放临牌上路行驶,但是这种做法存在太大的风险,一旦车辆上路后发生交通事故、交通违法或遭偷盗等情况,很难顺利处理。这种方式现在已经不为经销商所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