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不安全就退市 中汽研要做车市评判官?

时间:2007-9-13 9:47:1  来源:中国青年报

    “优胜劣汰是必然的趋势,就算是自主品牌,也要遵循这个规则。不能保护消费者基本生命安全的汽车,必须退出市场。”9月8日,在天津举行的2007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表达了他对中国汽车安全的看法。当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人保财险成为“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的“第一战略合作伙伴”,由中国人保财险冠名的汽车安全碰撞试验室也正式揭牌。

  C-NCAP从去年创立起就一直在鼓吹自己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由于其独立制定汽车碰撞规则、办法,独家试验,自己出钱购买汽车,自己承担试验费用,因此和厂家、任何一个利益相关方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一向以“独立”自居的C-NCAP,突然宣布与人保财险携手,其用意何在?

  据知情人士透露,人保财险今年将支付1500万,作为C-NCAP的碰撞试验资金。C-NCAP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卫表示,今年前两次碰撞试验,光是用于购车的费用就有680多万元,加上仪器、设备以及碰撞费用,可谓耗资巨大。此前,C-NCAP曾指望厂家把撞坏的车买回去研究,却受到冷落。只有少数几家有购买意向,但对C-NCAP的“报价”不太满意。整体看来,参与碰撞试验的汽车厂家,“技术热情”都不太高。

  鉴于C-NCAP的“独立性”,合作伙伴只能是“非利益相关方”,而要想长期合作,又必须寻找一个可以谋求共赢的伙伴,在汽车保险行业极具实力的人保财险,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人保财险的鼎力相助,对C-NCAP来说相当于雪中送炭。以前的碰撞试验经费都是由C-NCAP的上级——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相当于父母给孩子支付学费;如今的C-NCAP好比上了公立大学,年年都有奖学金。随着C-NCAP不断壮大,它在碰撞试验中获得的车辆安全数据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恰恰是人保财险梦寐以求的。

  这是不是意味着,今后汽车保险费用的高低,将由汽车安全数据来决定?而人保财险会将其率先应用于商业车险上?赵航并未否定记者的这一推测,但他同时表示,合作内容不仅仅局限在这一方面。

  以汽车质量作为保费衡量依据的做法,早就屡见不鲜。几年前,就出现过自主品牌车型遭到几大保险公司拒保的案例,或者通过增加风险等级、提高保费的做法,设置投保门槛。据中国人保车险处一位负责人透露,保险公司提高保费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车辆的事故率高,二是配件价格高。

  第三者强制责任险出台之后,一些曾被保险公司避之不及的车型,也获得了平等投保的权利。但由于强制险最高赔付金额较低,很多人仍倾向于购买商业险,如车损险、三责险、盗抢险、车上人员险等。这些险种或多或少都与汽车安全有关系,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获得具体车型的详细安全数据,有助于他们确定保费等级。

  据记者了解,根据汽车安全测试数据确定保费等级,是全球保险业的趋势。在英国,新车上市前必须免费送样车给“保险安全修理研究中心”进行测试,中心将测试结果反馈给汽车生产商,并提出整改意见,然后再送一辆样车供中心测试。该中心根据测试结果确定该车型的级别,保险公司依据该级别确定基本保费。安全性不佳或修理费过高的车辆,即使销售价格较低,其每年所交的保险费也会很高,因此保费支出远远超出购车所节省的费用,如此车辆在市场上便难以成功。

  2006年,我国车险保费收入达到1107.87亿元,稳居财产保险业第一大险种。中国人保财险2006年承保机动车2600万台,保费收入近500亿元,占我国车险保费总收入近一半的份额。中汽研与其合作,等于占领了汽车保险业的一半江山,那些在C-NCAP碰撞测试中获得不佳成绩、仍不愿虚心接受的企业,看到人保财险不费吹灰之力获得中汽研提供的测试数据,是否也该汗颜了?

  有专家表示,此次人保财险与中汽研的战略合作,将会改变汽车保险业的现有规则,同时对汽车厂家产生不小的影响。今后我国很可能会借鉴英国的做法,在新车上市之前就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保险公司。如果发现安全等级较低,厂家也不敢轻易让自己的产品上市,否则高昂的保费,仍会让这款车被迫退出市场。

  综合今年前两次C-NCAP碰撞结果,可以发现自主品牌汽车维持在中等偏下的档次。以三星居多,还出现了两星的成绩。可想而知,一旦用汽车安全数据决定保险费用的高低,善用低价策略的自主品牌将受到极大打击,高昂的保费将让消费者难以承受。

  “不能因为是自主品牌,就对它降低标准。连乘客基本安全都保护不了的汽车,有什么理由继续留在市场上呢?”赵航表示,从C-NCAP的实行,到与人保财险的战略合作,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升中国汽车行业的整体制造水平,不存在打压谁的问题;况且,自主品牌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

  对于赵航的说法,华晨汽车总裁刘志刚表示了肯定。他说:“自主品牌要具备应对挑战的能力,因为所有人都在和你同台竞争,寻求庇护是没用的。市场不相信眼泪,唯一的办法就是去一步步适应规则。”他还表示,目前华晨还没有进行过C-NCAP测试,希望今后参加测试的时候能够赢得自主品牌的头牌。

  “不安全的汽车就要退市”,有了C-NCAP这张王牌,又得到人保财险的协助,中汽研如虎添翼,俨然一副车市判官的姿态。有多少车型会在它的“赏善罚恶令”下获得截然不同的命运呢?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价格之刃不再锋利 自主品牌何去何从

    2007年9月12日
    9月8日,奇瑞推出旗下4个品牌的07款新车,来迎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并同时提出“稳定价格提升品质”策略。奇瑞此次推出的07款系列,在价格上没有降低,…
  • 奇瑞发展战略大调整 新车型将暂缓推出

    2007年9月12日
    2007年9月8日,奇瑞公司在北京诚信达奇瑞汽车城举行了主题为“奇瑞07组合 十年百万奉献”的年型车大型上市活动,宣布推出旗下A5、东方之子、QQ3、旗云四个…
  • 为你的爱车排排“毒”

    2007年9月11日
    汽车内部空气要保持流通。     你的父母是否乘坐你的小车时抱怨开空调时好想作呕?你的爱车是否只能靠空气清新剂才能驱走异味?假如以上的答案都是肯定…
  • 奇瑞四大年型车集体上市“稳定价格”策略初现端倪

    2007年9月11日
    佛山购车网讯  记者从佛山安奇了解到,2007年9月8日,奇瑞公司在北京诚信达奇瑞汽车城举行了主题为“奇瑞07组合 十年百万奉献”的年型车大型上市活动…
为你推荐
  • 一汽丰田6月销量72209辆,上半年377821辆

    一汽丰田6月销量72209辆,上半年377821辆

    2025年7月2日
     近日,一汽丰田亮出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绩单”,成绩十分亮眼。6月单月销量达72,209台,同比增长14%;1-6月累计销量为377,821台,同比增…
  • 一汽奔腾6月销量18269台,上半年87517台

    一汽奔腾6月销量18269台,上半年87517台

    2025年7月1日
     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一汽奔腾近日公布了令人瞩目的销售数据。6月份,一汽奔腾新车销量达到18269台,同比增长28%,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 智己6月交付6027台!两款增程车蓄势待发

    智己6月交付6027台!两款增程车蓄势待发

    2025年7月1日
     近日,智己汽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6月成绩单,当月新车交付量达6027台。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智己LS6表现尤为突出,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稳…
  • 别克品牌6月销量37765台,同比增长22.5%

    别克品牌6月销量37765台,同比增长22.5%

    2025年7月1日
     近日,别克品牌公布了6月销量成绩单,当月共计交付新车37765台,同比增长22.5%,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从具体车型表现来看,别克GL8…
猜你喜欢
  • 1-5月新能源中型SUV销量榜 特斯拉断层领先

    1-5月新能源中型SUV销量榜 特斯拉断层领先

    2025年6月27日
     据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显示,2025年1-5月中国新能源中型SUV市场彻底点燃战火。Model Y以126,643辆的绝对优势稳居榜首,销量近乎是亚军比亚迪宋L …
  • 售价25.35-32.99万元,小米YU7正式上市

    售价25.35-32.99万元,小米YU7正式上市

    2025年6月27日
     6月26日,汽车市场迎来一场重磅发布!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正式亮相,三款车型覆盖25.35-32.99万元价格区间,以极具诚意的…
  • 6月第四周新能源SUV销量榜:Model Y卫冕

    6月第四周新能源SUV销量榜:Model Y卫冕

    2025年6月26日
     根据6月16日-22日(6月第四周,2025年第25周)终端销量数据显示,国内销量前五十新能源SUV市场终端总销量达109,920辆,环比增长11.0%,呈现强劲复苏…
  • 6月汽车销量榜 第四周新能源轿车销量排名

    6月汽车销量榜 第四周新能源轿车销量排名

    2025年6月25日
     根据最新数据,6月第四周(6月16日至6月22日,即2025年第25周)国内新能源轿车车型终端销量排名火热出炉!在这一周里,新能源轿车销量继续保持增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