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重组是良药还是毒药 被并购者利益更大?

时间:2009-2-28 9:2:57  来源:腾讯

       当《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抛出四大四小等兼并重组的内容时,市场的胃口一下被调动起来了。关于兼并重组是良药还是毒药?收购者和被收购者谁更得益?我持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先来看看主管部门在想什么,然后再来寻思企业甚至今年资本市场的动作?

       两大利好鼓励国内兼并 海外兼并慎行

       两大政策暖风吹向了汽车业兼并重组。

       当《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的相关内容曝光后,业内惊呼:产业重组有望成为汽车板块新的投资主题。细则明确提出“加大国内汽车的兼并重组力度。国内年销量200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要达到2家至3家,超过百万辆的达到4家至5家。占全国汽车销量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将由目前的14家减到10家以内。”

       其实早在2008年底,汽车业兼并重组的风声已经传出。2008年底,《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还未出台前,温家宝总理在视察长安汽车时就特别提到“兼并重组,扩大规模,加快改革步伐”。另一项吹向兼并重组的利好为《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工作指引》(简称:《指引》)国资委对央企和地方央企的重组主要集中在资源、能源、冶金、汽车、重大装备、商贸等行业,因此业内将《指引》视为汽车产业兼并重组的助推器。

       不过,在对汽车业国内兼并亮“绿灯”的同时,主管部门对海外收购亮起了“红灯”。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已要求除矿产业以外的国内制造和金融企业暂缓海外并购,等待更好的时机,因为全球资产价格将继续下滑。

       长江证券研究部资深策略分析师张凡在报告中指出:《指引》发布带来了央企与地方国企和跨区域跨省市并购重组的机会。《指引》出台后,同行业间或者行业上下游间央企并购地方国企和同一央企旗下不同区域的上市子公司之间重组将变得更为便利。

       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指出:在去掉消费层面、资本层面的一系列地方保护主义之后,中国汽车的并购重组浪潮开始到来。

       重组背后是全国一盘棋

       至于为什么鼓励重组,与汽车业的困境息息相关。

       首先,汽车业产能严重过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近10家汽车生产企业连续两年“零产量”,如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中信机电制造公司、广州宝龙集团轻型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沈阳富桑黑豹有限责任公司、吉林通田汽车有限公司、常州英田汽车有限公司、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福建八闽汽车总厂等。不少企业甚至2008年产量为零,如武汉中誉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嘉陵川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云南金马农用车制造总厂和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汽车产业亏损面较大。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指出:2008年,全国60%至70%的汽车企业亏损。此外,在2008年危机之下,重点汽车企业的平均盈利能力也开始下滑。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8年,19家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实现利润655.6亿,同比下降7.06%。仅7家利润总额高于2007年,如比亚迪、东风汽车、北汽集团、宇通公司、庆铃公司、一汽集团、吉利集团;10家企业虽然盈利,但总利润低于2007年,如上汽集团、南方公司、华晨集团、哈飞公司、江淮集团、奇瑞公司、金龙集团、重汽集团、广州集团和陕汽集团;东南汽车、昌河公司连续两年亏损。

       在看到中国汽车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后,贝肯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宝林格断言,“未来将有不少汽车企业破产。”

       徐留平显然很欢迎兼并重组:国内汽车企业亏损很严重,以前多靠地方政府或某些方面输血。但长期输血肯定是不行的,未来或者进行产业的重组并购,或者关门了之。

       从全国这盘棋来看,建新厂和充分利用闲置的厂房(兼并重组)中,后者更能节约资源。更何况,未来发展快的企业如果因产能不足了而要求建新厂,但发改委不批,更鼓励兼并重组,你怎么办?恐怕只能在兼并重组中想办法了。

       收购是好事还是坏事,收购过的人就会知道。

       2个土豆还是2个土豆 不会变成更大的土豆

       曾经被拖入重组并购的陷阱者打了一个通俗的比方,“一个土豆加一个土豆,还是两个土豆;它并没有像我们预期的那样,变成一个更大的土豆!”

       土豆就是收购方和兼并方。在两个汽车土豆的故事中,我看到太多因为收购兼并而变小的土豆,变成一个大土豆的好象只有雷诺日产。

       数一下,变小的土豆有美国通用汽车和悍马、福特汽车和捷豹、戴姆勒集团和克莱斯勒汽车。(通用汽车故事中的土豆更多)。结果呢?被收购者将财大气粗的收购者拖下了水,通用汽车不得不变卖悍马,福特汽车去年终于将捷豹甩给了印度塔塔。至于戴姆勒集团在低价出手克莱斯勒80.1%的股份后,仍被余下的19.9%的股份拖累,仅2008年第二季度净亏损达3.51亿欧元。(有时候还真不能不说戴姆勒走运了,如果不及时脱手那80.1%的克莱斯勒汽车,估计2008年戴姆勒集团的业绩也会很难看。)

       2008年,在德国仍然上演着两个土豆的故事。2008年兴冲冲进行海外并购的德国舍弗勒集团,近来也传出因收购导致财务问题,不得不向德国政府申请40亿欧元的国家信贷担保救援,并准备从私人控股公司转为合伙股份有限公司。至于收购大众汽车的保时捷,如今也忙得焦头烂额。

       为什么绝大多数兼并重组都变成了噩梦?究其原因,就是收购并没有产生协同效应。就拿通用汽车来说,并不像它的名字一样,首先它的零部件并不通用;其次它的研发平台、生产基地也不通用。在通用汽车在美国以外收购了诸多汽车资产后,多数汽车平台并没有实现理想中的整合效果,无论萨博还是欧宝都在“原籍”各自研发、各自为战。只有在中国的上海通用汽车,借助于营销,通用汽车实现了整合。但对于通用汽车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

       在中国也有这样的故事。上汽集团在兼并收购上走得最早,也是最先吃到苦头的中国汽车集团。上汽集团巨资收购韩国双龙汽车,但耗尽心力后,2008年双龙汽车仍然巨亏。但是在民族保护主义盛行的韩国,双龙汽车并不打算和股东方同甘共苦,反而一而再地向上汽集团索取资金,于是上汽集团不得不让“双龙汽车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并拟在2008年财报中计提大量损失。

       反观日本汽车巨头,他们很少走收购兼并做大之路,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在全球汽车业中的地位。日本丰田汽车成为全球第一大产销巨头,靠的是直接在海外设厂、自主研发。日本本田汽车在这次金融危机之中仍保持盈利,也源于“注重技术”的基因。本田汽车不通过收购来扩大旗下品牌,仅自行开发主力车型,最终形成单车成本较低的优势竞争格局,从而打遍全球。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汽车企业还有勇气再做土豆吗?(虽然从全国这盘棋来看,收购兼并显然更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但企业自己呢,活下去且活得好才是立身之本,大而不强最终会成为墓碑)。如果一定要再演中国版“土豆”时,请听一下忠言。

       “在兼并重组中,风险最小的做法是,收购方拥有自己的产品、但产能不足。如上海大众收购了原南京菲亚特的工厂,广州本田是在原广州标致的基础上资产重组而成。”一位国内大型汽车集团的管理人员告诉我,“即使这样,还需要考虑收购兼并和重新盖一个新厂谁更合算的问题。”

       算了,多说也没有用,估计重组之举还是要走的。毕竟这是大势所趋,走错了路留得命在,还可以回头。

       不信你看心急的证券市场。东安动力自2月19日起狂飙直上,5天内最高涨幅高达45.6%。在东安动力狂涨的背后,是中航工业集团重组旗下东安动力、哈飞汽车、昌河汽车三大汽车资产的传言。中航汽车工业公司筹备小组成立已久,挂牌在即进一步加深了重组的预期。

       接下来看看被收购方。

       被收购方更值得关注

       面对随即而来的国内汽车业重组浪,汽车业人士态度不一。细则指出:占全国汽车销量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将由目前的14家减到10家以内。为此,业内关注:未来谁将成为这10家?哪4家将离开中国汽车业的中心舞台?

       在《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中点明了“四大四小”将被鼓励进行兼并重组。规划明确指出: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其中,鼓励一汽集团、东风汽车、上汽集团、长安汽车(简称:四大)在全国范围内兼并重组;支持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奇瑞汽车和重汽集团(简称:四小)进行区域性兼并重组。

       四大四小名单在意料之中,因为除中国重汽这家商用车企业外,其它7家入围的汽车集团位居2008年中国汽车销量前七名、累计市场份额高达75.5%。眼看着,这8家分布在不同省市的8家入围企业将成为重组好戏的主角。

       中金公司汽车分析师王智慧在报告中认为:综合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本轮重组的主导者将是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南方汽车、北汽集团、广汽集团等6家销量居前、资金实力较强的企业,

       接近上汽集团的人士表示,“在国内进行上南合并、海外经历双龙事件后,上汽集团已经深知兼并重组的水深了。2009年上汽集团的重点放在了管理提升效益上。在未来的兼并重组中唱主角的,可能多是一些没有吃过亏的企业。”

       附表:2008年累计市场份额90%的前14家汽车企业集团


       对于谁将是重组的受益者。多数企业和分析机构达成一致,中金公司汽车分析师王智慧在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通常被重组方将受益更大。在购并过程中,被收购方通常会从资金来源、产品资源和市场知名度方面受益,从而成为重组过程中的真正受益者。

       这份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到两份重组受益名单。第一份名单显示,“若仅仅为达到政府将市场份额占90%的前14家减少至10家,排名居前的10家企业兼并排名居后的4家企业效率更高,昌河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汽车和江淮汽车被兼并的可能性较大”。第二份名单显示,“考虑到鼓励四大全国兼并、四小进行地区兼并,因此中金并购范围并不局限于销量排名居前的14家企业,排名在前30名之内的企业都具备一定的并购价值。哈飞汽车、昌河汽车、华晨集团、庆铃汽车、福建省汽车集团(含东南汽车和金龙汽车)、江淮集团被兼并的可能性较高。”

       平安证券的研究报告中也显示,因技术、品牌、政府支持力度等原因,虽然华晨汽车、哈飞汽车排名前十,但地位并不稳固。与此同时,平安证券在报告中指出,具体的重组路径可能是大型汽车企业集团收购经营困难的小型汽车企业;而大中型汽车企业之间购并的可能较小,主要是获得地方政府认可的难度较大。

       在地方性汽车企业中,也不乏值得收购和兼并者。报告中认为:长丰汽车、迪马汽车、中通客车、曙光股份、亚星客车、宇通客车等地方汽车企业具备并购价值。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