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广汽长丰重组后,又一起国内汽车行业的并购大案即将诞生。11月10日,兵装集团将与新中航签署协议,双方计划共同持有长安汽车的股份。自此,长安有望赶超东风汽车,挤进行业前三名。
传闻已久的长安汽车重组哈飞、昌河一事,已经水落石出。上周末,许多媒体都接到长安汽车和母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的邀请函,通知大家,“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将于11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重大项目重组签字仪式”。
据了解,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将在10日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签署协议,把中航汽车的资产并入长安汽车,双方共同持有长安汽车的股份。
届时中航汽车旗下的哈飞、昌河汽车、东安动力将并入长安汽车。今年3月底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在重庆亲口对我讲,长安汽车将重组哈飞和昌河。据说这是国资委领导的意见,也是兵装和中航工业两家央企负责人的共识。
长安汽车成功重组哈飞、昌河,成为近年来国内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一起并购案,也是今年年初《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出台后,国内汽车产业的第二起重组案。同时,也是国内第一起央企之间的汽车业务兼并重组。
军工汽车板块大规模重组
军工企业搞汽车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的。当时军工企业普遍军品任务不足,要开展军转民。当时搞什么的都有,什么洗衣机、摩托车等等。兵器工业和航空工业有机械加工的优势,活塞式航空发动机转产汽车发动机也有一定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对小轿车的生产实行严格限制,军工企业要想上汽车,只能搞微型汽车,也就是面包车。于是就有了长安、松花江、昌河、汉中微面,再加上天津、一汽等民用企业,在中国产生了一个全球第一的微型汽车行业。
2001年国内销售各类微型汽车60万多辆,中航二集团下属的哈飞和昌河销售了27万多辆,市场占有率为43%。兵装集团下属的长安汽车有20多万辆,军工企业在微车行业占了绝对统治地位。
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放开,军工企业进入了轿车和客车行业,长安汽车先后和日本铃木和美国福特组建了合资企业生产轿车,昌河也和铃木组建了合资企业生产轿车。哈飞虽然没有合资,但是也进军轿车领域。
过去几年,长安汽车抓住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而哈飞、昌河则步履蹒跚,发展缓慢。2003年,两家的汽车销量达到30多万辆,占当年全国汽车销量的十分之一。2008年,两家还是30多万辆。
前几年,中航二集团曾经试图重组汽车业务,把东安、哈飞和昌河捏在一起,可是效果不佳。两家整车厂不仅产销下降,而且双双出现亏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08年长安和哈飞分别销售了861377辆和223802辆汽车,名列当年中国汽车销量第四名和第九名。而昌河当年的销量还不到11万辆。
长安进入第一汽车阵营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八大目标第四条是“兼并重组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规划》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
与以往的提法不同,《规划》把长安汽车与一汽、东风和上汽三大集团并列,这是国务院文件中首次这样表述,标志着长安汽车已经跻身于中国汽车第一阵营。
按照徐留平的说法,国家把长安汽车列入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阵营,是对长安汽车近几年发展的充分肯定。而长安汽车也已经具备进入第一阵营的实力。
2008年一汽、东风、上汽三大汽车集团分别销售了153.3万辆、132.1万辆和172.1万辆汽车(含合资企业销量),均超过百万辆。长安汽车销量为86.2万辆,名列第四。多年来,长安汽车销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虽然与三大还有一定差距,但与销量前十的其他汽车企业相比,长安汽车是除三大外,唯一销量超过80万辆的企业。
一位汽车业权威人士认为,从产品线、经济规模、研发能力、国际化程度各方面综合考察,长安汽车已经具备进入中国汽车第一阵营的实力。
经过多年发展,长安汽车已经成为一家开发、制造、销售全系列乘用车和商用车的汽车公司,年汽车生产能力达150万辆,年发动机生产能力110万台以上。公司在都灵、上海和重庆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自主研发能力达到国际上的S5级,仅次于底盘、外型等全部自主设计的S6级最高水平。长安与福特汽车、日本铃木、日本马自达等外资均有合作关系,旗下拥有两家合资公司。在自主品牌建设、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及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长安汽车都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在国家政策推动和自身努力下,2009年长安汽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前三季度全国汽车销量增长34%,长安汽车则增长了50%以上。1—10月汽车销量达到106.5万辆,全年预计超过140万辆。
重组将使长安汽车如虎添翼
有人担心,长安汽车重组哈飞、昌河,可能会出现彼此不服气,难以融合等问题。但是也有观点认为,这一重组成功的机率很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长安、哈飞、昌河同属央企,都是军工企业背景,在企业文化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比较容易整合。
二是从产品线来看,三家企业都是微型车起家,长安、松花江和昌河三个微车品牌,在中国老百姓中早已深入人心。重组后,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大做强微车产业,产销将超过百万,大大增强与五菱微车的竞争力。而微车产业是国家鼓励的小排量车,也是汽车下乡的主要产品。
三是从外方合作伙伴来看,三家的许多车型和技术都来自于日本铃木,长安和昌河还有与铃木的合资企业。从车型引进、技术引进、技术开发上,重组后可以进行优化组合,有利于三个品牌的发展。
四是三家企业重组后,可以进行集中统一采购,提高了议价权。这对于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都很有帮助。
五是迅速扩大规模。重组之后,长安汽车将在现有150万辆产能基础上,增加哈飞汽车40万辆整车和45万台发动机、昌河汽车30万辆整车和15万台发动机的产能。将使长安汽车的产能达到两百多万辆。
按照业内人士的预测,2009年长安汽车销量将达到140万辆,昌河销量将达到15万辆,而哈飞今年也有28万辆。三者加起来,总量超过180万辆。
根据中汽协的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上汽实现销量193万多辆,全年将首次超过200万辆,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就贡献了100万辆。一汽集团前三季度实现销量138万多辆,仅仅增长14.3%,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东风汽车前三季度实现销量132万辆,仅增长13.67%。
如果四季度一汽和东风的销量增幅仍然停留在百分之十几的水平,搞不好全年销量会落在重组后的长安汽车后边。长安汽车的销量中单价低的微车占了一半比例,如果按全年销售额来排名,长安汽车肯定比一汽和东风差。但是数量上的超越也是不得了的事。
长安汽车重组哈飞、昌河,绝对是1加2大于3。对于快速发展的长安汽车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