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一锤定音:长安汽车重组后有望挤进前三

时间:2009-11-10 9:15:15  来源:腾讯汽车

    继广汽长丰重组后,又一起国内汽车行业的并购大案即将诞生。11月10日,兵装集团将与新中航签署协议,双方计划共同持有长安汽车的股份。自此,长安有望赶超东风汽车,挤进行业前三名。

    传闻已久的长安汽车重组哈飞、昌河一事,已经水落石出。上周末,许多媒体都接到长安汽车和母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的邀请函,通知大家,“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将于11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重大项目重组签字仪式”。

    据了解,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将在10日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签署协议,把中航汽车的资产并入长安汽车,双方共同持有长安汽车的股份。

    届时中航汽车旗下的哈飞、昌河汽车、东安动力将并入长安汽车。今年3月底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在重庆亲口对我讲,长安汽车将重组哈飞和昌河。据说这是国资委领导的意见,也是兵装和中航工业两家央企负责人的共识。

    长安汽车成功重组哈飞、昌河,成为近年来国内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一起并购案,也是今年年初《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出台后,国内汽车产业的第二起重组案。同时,也是国内第一起央企之间的汽车业务兼并重组。

    军工汽车板块大规模重组

    军工企业搞汽车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的。当时军工企业普遍军品任务不足,要开展军转民。当时搞什么的都有,什么洗衣机、摩托车等等。兵器工业和航空工业有机械加工的优势,活塞式航空发动机转产汽车发动机也有一定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对小轿车的生产实行严格限制,军工企业要想上汽车,只能搞微型汽车,也就是面包车。于是就有了长安、松花江、昌河、汉中微面,再加上天津、一汽等民用企业,在中国产生了一个全球第一的微型汽车行业。

    2001年国内销售各类微型汽车60万多辆,中航二集团下属的哈飞和昌河销售了27万多辆,市场占有率为43%。兵装集团下属的长安汽车有20多万辆,军工企业在微车行业占了绝对统治地位。

    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放开,军工企业进入了轿车和客车行业,长安汽车先后和日本铃木和美国福特组建了合资企业生产轿车,昌河也和铃木组建了合资企业生产轿车。哈飞虽然没有合资,但是也进军轿车领域。

    过去几年,长安汽车抓住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而哈飞、昌河则步履蹒跚,发展缓慢。2003年,两家的汽车销量达到30多万辆,占当年全国汽车销量的十分之一。2008年,两家还是30多万辆。

    前几年,中航二集团曾经试图重组汽车业务,把东安、哈飞和昌河捏在一起,可是效果不佳。两家整车厂不仅产销下降,而且双双出现亏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08年长安和哈飞分别销售了861377辆和223802辆汽车,名列当年中国汽车销量第四名和第九名。而昌河当年的销量还不到11万辆。

    长安进入第一汽车阵营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八大目标第四条是“兼并重组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规划》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

    与以往的提法不同,《规划》把长安汽车与一汽、东风和上汽三大集团并列,这是国务院文件中首次这样表述,标志着长安汽车已经跻身于中国汽车第一阵营。

    按照徐留平的说法,国家把长安汽车列入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阵营,是对长安汽车近几年发展的充分肯定。而长安汽车也已经具备进入第一阵营的实力。

    2008年一汽、东风、上汽三大汽车集团分别销售了153.3万辆、132.1万辆和172.1万辆汽车(含合资企业销量),均超过百万辆。长安汽车销量为86.2万辆,名列第四。多年来,长安汽车销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虽然与三大还有一定差距,但与销量前十的其他汽车企业相比,长安汽车是除三大外,唯一销量超过80万辆的企业。

    一位汽车业权威人士认为,从产品线、经济规模、研发能力、国际化程度各方面综合考察,长安汽车已经具备进入中国汽车第一阵营的实力。

    经过多年发展,长安汽车已经成为一家开发、制造、销售全系列乘用车和商用车的汽车公司,年汽车生产能力达150万辆,年发动机生产能力110万台以上。公司在都灵、上海和重庆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自主研发能力达到国际上的S5级,仅次于底盘、外型等全部自主设计的S6级最高水平。长安与福特汽车、日本铃木、日本马自达等外资均有合作关系,旗下拥有两家合资公司。在自主品牌建设、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及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长安汽车都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在国家政策推动和自身努力下,2009年长安汽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前三季度全国汽车销量增长34%,长安汽车则增长了50%以上。1—10月汽车销量达到106.5万辆,全年预计超过140万辆。

    重组将使长安汽车如虎添翼

    有人担心,长安汽车重组哈飞、昌河,可能会出现彼此不服气,难以融合等问题。但是也有观点认为,这一重组成功的机率很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长安、哈飞、昌河同属央企,都是军工企业背景,在企业文化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比较容易整合。

    二是从产品线来看,三家企业都是微型车起家,长安、松花江和昌河三个微车品牌,在中国老百姓中早已深入人心。重组后,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大做强微车产业,产销将超过百万,大大增强与五菱微车的竞争力。而微车产业是国家鼓励的小排量车,也是汽车下乡的主要产品。

    三是从外方合作伙伴来看,三家的许多车型和技术都来自于日本铃木,长安和昌河还有与铃木的合资企业。从车型引进、技术引进、技术开发上,重组后可以进行优化组合,有利于三个品牌的发展。

    四是三家企业重组后,可以进行集中统一采购,提高了议价权。这对于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都很有帮助。

    五是迅速扩大规模。重组之后,长安汽车将在现有150万辆产能基础上,增加哈飞汽车40万辆整车和45万台发动机、昌河汽车30万辆整车和15万台发动机的产能。将使长安汽车的产能达到两百多万辆。

    按照业内人士的预测,2009年长安汽车销量将达到140万辆,昌河销量将达到15万辆,而哈飞今年也有28万辆。三者加起来,总量超过180万辆。

    根据中汽协的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上汽实现销量193万多辆,全年将首次超过200万辆,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就贡献了100万辆。一汽集团前三季度实现销量138万多辆,仅仅增长14.3%,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东风汽车前三季度实现销量132万辆,仅增长13.67%。

    如果四季度一汽和东风的销量增幅仍然停留在百分之十几的水平,搞不好全年销量会落在重组后的长安汽车后边。长安汽车的销量中单价低的微车占了一半比例,如果按全年销售额来排名,长安汽车肯定比一汽和东风差。但是数量上的超越也是不得了的事。

    长安汽车重组哈飞、昌河,绝对是1加2大于3。对于快速发展的长安汽车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长安汽车今起临时停牌 因媒体报道重大事项

    2009年11月6日
    深圳证券交易所周五公告称,因媒体报道了涉及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重大事项,交易所将于近日其对公司股票进行临时停牌,待公司刊登相关公告后复牌。&…
  • 控股权置换才揭幕 东安动力即演重组大戏

    2009年11月3日
    在连涨数日之后,东安动力今日发布了一纸重量级公告。公司表示,公司获实际控制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通知,中航工业正在就汽车业务与投资方谈判,公司实…
  • 哈飞、昌河或划拨长安 新中航加注客车业务

    2009年10月26日
    国资委已经原则上同意将哈飞、昌河划拨给同样具有军工背景的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由兵装集团旗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未来,中航系汽车业务…
  • 重组东南悬疑待解 三菱期待广汽入驻

    2009年8月6日
    对于广汽来讲,与三菱和可以利用长丰和东南两个平台,如果广汽重组东南汽车的项目阻力很大,广汽和三菱也可以利用长丰平台进行合作。  三菱的态度  福汽集…
为你推荐
  • 本田汽车4月销量43689辆,同比大跌40.8%

    本田汽车4月销量43689辆,同比大跌40.8%

    2025年5月12日
     本田中国 5 月 12 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 4 月终端汽车销量为 43,689 辆,同比大幅下滑 40.8%;1-4 月累计销量 201,576 辆,同比降幅达 28.2…
  • 蜂巢能源签2GWh储能订单,350Ah电芯出海

    蜂巢能源签2GWh储能订单,350Ah电芯出海

    2025年5月12日
     5月7日-8日‌,蜂巢能源在德国慕尼黑Intersolar Europe展会期间密集签署四项战略合作协议,覆盖储能供应链保障、风险管控及客户开发等领域,累计签…
  • 5月第1周轿车终端销量榜 海鸥/星愿分列前二

    5月第1周轿车终端销量榜 海鸥/星愿分列前二

    2025年5月12日
     根据最新终端销量数据显示,2025年5月第1周(4月28日至5月4日)国内轿车市场呈现新能源与燃油车型呈现激烈竞争的格局。本周销量榜单前140名中,新能…
  • 4月乘用车销量175.5万辆,同比增长14.5%

    4月乘用车销量175.5万辆,同比增长14.5%

    2025年5月11日
     2025年4月,中国乘用车市场在多重政策驱动与行业转型的交织中,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结构性变革特征。尽管面临外部环境波动与库存压力,零售与批发数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