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最近表现强劲的中国股市,很多人都会怀着战战兢兢的狂喜。五一长假后,中国股市大盘相继突破四千点,创下历史新高。面对中国股市的巨大诱惑,更多的中国国民加入到股民的行列中来,部分学生、和尚都在之列,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全民炒股时代。
面对这种状况,多家金融和相关机构都对股市可能产生的泡沫和风险一再提出了警告,要人们进行堤防。但另一部分专家认为,今天股市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反映,是中国股市首次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的现状。作为中国国内的老百姓,都应当从中获益。
股市、车市看起来好像风马牛不相及,但在全民炒股的背景下,两者同成为了国内居民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经济理论认为,生产决定消费。炒股和购车,作为居民生活中投资(生产)和消费的两种主要行为,前者的走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对后者产生了影响,并加速了后者的成熟。
很多人对消费者购车的复杂因素感到迷惑,这是因为,汽车对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是作为某种程度上的“奢侈品”而存在的,拥有车辆本身就是一种物质享受,通常是一家人多年的积蓄才换来的。因此,对购车就会产生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奢望”,因此很容易在购车过程中犹豫不决。
全民炒股之所以会受到如此大的关注,就是因为,对于一向倾向于储蓄、理财观念较为传统的国内老百姓来说,全民炒股的出现,第一次颠覆了他们传统的理财理念。而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将对他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对购车行为来说,全民炒股的背景下,购车者将更会以投资的眼光来衡量购车行为本身,从而将表现出购车需求更显理性,购车决定更容易做出。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股市上的许多投资忠告解释起汽车消费来同样恰如其分。
赚到3%即出货,千万别贪。这是我从一个“十战九赢”的股市秘笈中看到的。都说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最难能可贵的就是管理自己的欲望。在购车的过程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够用就好”,不要奢望一部车子满足自己所有的“童年梦想”,这句在IT产品购买过程中成为共识的采购忠告,在汽车市场上同样适用。从某方面讲,人们对购车的无限奢望正来源于购车资金的来之不易。投资意识的形成将使得人们的购车行为更加理性和果敢。
你跟人家不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一次股市课堂上,讲师这样劝诫一些投机的股民:人家是两元钱进的,你是十二元进的。股市真的出现震动,人家还是赢家,你将注定是输家。你跟人家并不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对于国内汽车消费者来说,更是如此。很多人常常爱拿国内的车型跟国外车型相比较,唯技术是瞻,唯车型是瞻。实际上,我们跟人家根本不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象广本这样敢于宣称自己在中国的产品要优于在国外产品的厂商毕竟是少数。不要奢望汽车厂商会象世界银行发放贷款一样:发展中国家多贷一些,发达国家少贷一些。立足行情,务实进取,这正是股市制胜的精髓所在,也是股市给我们的真情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