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两会热议"两税合并" 外资车企超国民待遇将不再

时间:2007-3-6 10:52: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李书福在政协会议上明确表示,“我的提案不是为吉利而提,也不是为了汽车而提,它所包含的是全行业,不光是汽车业。”在李书福看来,“两税合并”的改革,将关系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平等竞争问题,外资企业和中资企业的平等竞争问题。

如果得以实施,自主品牌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

参加“两会”的许多自主品牌汽车公司的代表和委员都怀着兴奋的心情期待提了多年的议案——“两税合并”税收方案能够在本次会议上获准通过。长期以来,两税之间的巨大差异成为诸多行业争议的焦点,而种种信息表明:“两税合并”实施已经步入倒计时。

2006年12月24日,旨在对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的“两税合并”议案——企业所得税法草案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按立法程序,草案将提交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如果通过,将在2008年1月1日实施。

超国民待遇的今与昔

自1994年中国实行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开始,外资企业就拥有了“超国民待遇”,而十几年来,内资企业一直期待着能与外资企业在税率上平起平坐、公平竞争。

据了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吸引外资,中国一直给予外资企业10多种税收优惠待遇。国内现行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外资企业享受24%或15%的优惠税率,内资微利企业享受27%和18%两档照顾税率。而且,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名义税负为15%,实际税负水平为11%;而内资企业名义税负是33%,实际税负为23%,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实际税负水平更高达30%,两者相差10多个百分点。

这种对内外资企业税收上的严重不公平,使得国内企业难以提高自身竞争力。不过,去年以来,随着国家酝酿调整关于合资公司和内资企业之间长期不合理的税收差异,在我国企业中存在着两套企业所得税法的状况有望得到改写。

2006年12月24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举行,在本次会议中,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被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首次审议,由于草案的核心指向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但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将实行20%的照顾性税率,同时对老外资企业实行3~5年的过渡期。2006年12月24日,“两税合并”首次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将提交200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政协委员、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更是多年来每次参加“两会”必提“两税合并”提案,这次他也不例外,李书福在政协会议上明确表示,“我的提案不是为吉利而提,也不是为了汽车而提,它所包含的是全行业,不光是汽车业。”在李书福看来,“两税合并”的改革,将关系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平等竞争问题,外资企业和中资企业的平等竞争问题。去年“两会”期间,江淮汽车 ( 行情 论坛 )董事长左延安在其《对自主品牌政府不能只喝彩不落实》的提案中,对国家相关政策中关于税收政策放在了重要位置。

自主和合资博弈

“两税合并”将对目前实施多年的税收政策产生巨大的影响,以汽车行业为例,一旦“两税合并”方案实施,对于目前合资汽车公司和自主品牌汽车公司的利润将产生此消彼长的局面。

从目前的汽车市场看,在华获取利润已经成为多数国外汽车及零部件集团的重要来源。目前,合资汽车企业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大半江山,“两税合并”后,此类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将由15%调整到25%,而内资汽车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将由33%降至25%。包括长城、哈飞、奇瑞等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均表示“两税合并”应该是中国汽车“翻身”的一个机会。

2005年1月12日此后不久,54家在华投资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向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书面意见,要求延长税收政策优惠期,对中国要实行“两税合并”,表示了不同意见。他们纷纷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两税合并”可能影响外资引入的担忧,“两税合并”的草案最终搁浅。

不过,对于即将通过实施的两税变革,记者就“两税合一”的传言向多家跨国公司询问,这些跨国公司的发言人均谨慎地表示“目前无法评论”,以“具体细则未出台”为由拒绝发布观点。不过,不少专家认为,一旦税收政策发生较大的调整,不排除跨国公司对长远的投资计划进行调整,“目前,随着印度近来的崛起,印度开始威胁中国的投资地位,一旦中国的税收政策对外资公司不利,不排除这些跨国企业会转移投资。”昨天,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说。

不过,更多的专家认为改变税收政策是大势所趋,不会根本性改变中国的投资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认为,“如果采用25%的统一税率,将非常也有利于中国内资汽车企业的发展。而那些进驻中国的各大跨国汽车企业集团也不会因为这区区10%左右的税率,而放弃他们已经并将继续在中国获得的丰厚回报。”(卫金桥)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中国车企国际化面临挑战

    2006年12月29日
     [ 科尔尼 ]  用全球化克服自身弱点  在汽车行业咨询方面,科尔尼是全球最大的管理顾问公司,该公司副总裁孙健表示,2006年,中国将超越日本…
  • 国内车企卖车五大“忽悠流行语”

    2006年11月7日
    德国大众总裁毕睿德在总结POLO在中国市场的一度失意时,有一句经典的自嘲:“中国消费者只喜欢简单的大车,不喜欢复杂的小车。”毕睿德的言外之意,中国消费…
  • 车企与用户私了缺陷问题 上了批评榜

    2006年11月4日
    因没有严格执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长安汽车、昌河铃木、法国雷诺、金杯中华等多家车商被点名。昨天,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
  • 离开价格大战 自主品牌车企靠什么赢得市场

    2006年10月26日
    奇瑞QQ6外观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一向被认为是价格战的发起方,以低价制胜的魔方似乎无论什么时候都玩得转。尽管中国绝大多数消费者在购车时都有一定的“迷外”…
为你推荐
  • 6月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 31款轿车破万辆

    6月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 31款轿车破万辆

    2025年7月2日
     【2025年6月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近日,基于新车上险量的最新轿车终端销量数据出炉。数据显示,2025年6月(统计日期为6月2日至6月29日,仅供参考)终…
  • 6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榜:零跑夺新势力销冠

    6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榜:零跑夺新势力销冠

    2025年7月2日
     2025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数据揭晓,比亚迪以绝对优势领跑,头部车企格局初显,新势力与传统车企分庭抗礼,市场竞争呈现多元分化态势,为新能源…
  • 长城皮卡1-6月销量超9万辆 献礼长城35周年

    长城皮卡1-6月销量超9万辆 献礼长城35周年

    2025年7月2日
     35载正青春!从1996年第一辆长城迪尔皮卡下线,到2025年全球累计销量突破278万辆,长城皮卡用连续27年销量冠军的坚守,为长城汽车35周年献上最硬核的礼物…
  • 奇瑞集团6月销量233607辆 上半年126万辆

    奇瑞集团6月销量233607辆 上半年126万辆

    2025年7月2日
     近日,奇瑞集团公布了6月销量数据,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6月份,奇瑞集团共计销售汽车233607辆,同比增长16.6%,延续了稳健的增长态势。其中,核…
猜你喜欢
  • 6月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 31款轿车破万辆

    6月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 31款轿车破万辆

    2025年7月2日
     【2025年6月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近日,基于新车上险量的最新轿车终端销量数据出炉。数据显示,2025年6月(统计日期为6月2日至6月29日,仅供参考)终…
  • 6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榜:零跑夺新势力销冠

    6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榜:零跑夺新势力销冠

    2025年7月2日
     2025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数据揭晓,比亚迪以绝对优势领跑,头部车企格局初显,新势力与传统车企分庭抗礼,市场竞争呈现多元分化态势,为新能源…
  • 1-5月新能源中型SUV销量榜 特斯拉断层领先

    1-5月新能源中型SUV销量榜 特斯拉断层领先

    2025年6月27日
     据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显示,2025年1-5月中国新能源中型SUV市场彻底点燃战火。Model Y以126,643辆的绝对优势稳居榜首,销量近乎是亚军比亚迪宋L …
  • 售价25.35-32.99万元,小米YU7正式上市

    售价25.35-32.99万元,小米YU7正式上市

    2025年6月27日
     6月26日,汽车市场迎来一场重磅发布!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正式亮相,三款车型覆盖25.35-32.99万元价格区间,以极具诚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