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汽车品牌满意度调查组委会发布《2010中国汽车品牌销售满意度调查指数报告》,报告显示,很多消费者表示会考虑在未来1到2年内购车。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表示会考虑贷款买车,由于中国汽车消费者逐步趋于理性,经销商库存明显增加。
进口车销售满意度最高
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于进口车品牌的满意度明显超过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在进口车和国产车两大阵营里,前者的新车销售满意度远高于后者,在具体的销售满意度指数评分上,被纳入调查范围的27个主流的国产乘用车合资品牌,平均分数是820分;被纳入调查范围的20个自主品牌,平均分数是802分;被纳入调查范围的16家国产商用车品牌,平均得分是803分。上述所有国产品牌汽车的成绩,均不同程度低于进口品牌汽车832分的平均得分。调查机构相关负责人认为,进口车与国产车在销售满意度上的落差,可能与进口车产品单车利润远高于国产车,驱动进口车经销商提供更好销售服务,有一定的关联性。
调查还发现,2010年中国汽车销售额上升势头有所放缓,销售人员素质、交车时间等是直接影响车主满意度的首要因素。有33.4%的车主对部分汽车销售人员的“诚信”表示怀疑,认为其前期承诺的许多附加服务未能及时兑现,甚至有车主反映部分销售人员存在欺诈现象。调查发现,中国国内汽车市场流动性最大的就是销售人员。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日渐成熟,汽车销售模式将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
大批待售车辆滞留经销商
根据调查,约有56.3%经销商场地上停满了待售车辆,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增速较2009年有所放缓,呈现理性增长。但与之形成对应的是,汽车企业库存,尤其是乘用车库存从2月份开始逐月升高。进入5月份以后乘用车库存量进一步上升,乘用车库存一度接近55万辆,比3月底增加近2万辆,预计总行业库存为1.5个月的产销量,也就是将近200万辆,该数字还不包括经销商库存在内。对于不断攀高的库存,不少企业并未采取有效管控,而是将其转嫁给经销商,经销商往往在上月进货尚未售完的情况下不得不按原计划进下一个月的货,库存随之水涨船高。
中国汽车品牌满意度调查组委会表示,目前,很多汽车品牌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库存已经到达或超过警戒线,随之而来的是资金周转中断以及市场价格的进一步下滑。汽车企业和经销商的关系,原本应是鱼与水、唇和齿,一旦在遇到市场疲软时,汽车企业往往选择向经销商转移压力,而国内经销商依然没有足够话语权,合理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随之带来的将是经销商满意度水平将进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