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今年车市的流行趋势?小排量无疑是最佳答案。不论是在市场上热销的车型,还是即将上市的多款新车,发动机排量的小型化趋势已越来越明显。特别是随着涡轮增压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这一技术,并开始将其应用在中低排量车型上。于是,今年车市出现了很多原来大排量的车型,纷纷换装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现象。
■ “弃大用小”成趋势
已经开始接受客户预订的新君威用上了1.6T发动机。对于一款车身长4.83m、整备质量超过1.5t的中高级车来说,1.6L发动机已经超出了“常识”范畴。在此之前,中高级轿车中排量最小的要数老款帕萨特配装1.8L发动机的车型,其他同类车型,至少要配2.0L才算勉强合格。然而从数据上看,新君威1.6T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132kW,超过新君威2.4L自然进气发动机125kW的最大功率,性能可用强悍来形容。据悉,这款1.6T发动机随后也将出现在科鲁兹上,成为上海通用在市场上争夺消费者的一大利器。
如果说车企推出1.6T是为了搭上购置税优惠的顺风车,那么大众的1.4T、1.8T、2.0T……则不仅是为了政策优惠,更体现了一种技术发展取向。
即将在中国市场普遍应用的大众1.4TSI发动机,已经锁定配装速腾、第六代高尔夫等多款车型。进口甲壳虫则将配装双涡轮增压的1.4TSI发动机。这款备受期待的发动机虽然排量不大,但单增压版的功率已经达到96kW,性能超过很多2.0L自然进气发动机,双增压版的最大功率更是接近120kW,直逼2.4L自然进气发动机。有了这样的动力水平不仅不会降低驾驶者的驾驶感受,反而能够凭借其先进技术让驾驶者大有“面子”。
■ 豪华车开始降排量
不仅在中低排量车型上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越来越受欢迎,在大排量车型上也是如此。
过去的一两年里,在世界车坛的高档车阵营中,大排量的V8发动机越来越不“招人待见”。很多原来配备V8发动机的车型,纷纷以V6或L6+双涡轮增压的设计替代原有发动机。
最明显的是不久前在我国上市的宝马新7系,其中新740Li车型使用的是3.0L L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上一代老740Li车型4.0L V8自然吸气发动机排量小了1L,动力性能却有明显提升。新740Li的0~100km/h加速时间为6.0秒,比上一代车型的6.9秒反而快了近1秒。新750Li车型同样用4.4L的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替代原有的4.8L发动机。
甚至有人预言,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增强,最终4缸发动机会成为6缸发动机的“掘墓人”。
■ 排量“缩水”有多方面原因
新车排量纷纷“缩水”,导致这种趋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油价上涨是促使人们转变观念的重要因素。2008年国际油价逼近150美元/桶,低油价的日子从此一去不返。虽然现在油价回落一些,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以后很难再有便宜的油用了。连过去不关心节油技术的美国消费者,也开始青睐小排量车。
另外,世界各国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控制,也是促使小排量发动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欧洲对此用税收作为杠杆进行调节,收到明显效果。对于汽车来讲,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就是提升发动机效率,涡轮增压技术正是大幅提升汽油机燃烧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效率提升了,升功率也就大幅提升,输出同等动力的排放随之减少。
在我国,除了油价不断攀升和燃油税改革促使企业发展小排量机外,与排量挂钩的税收政策也是影响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对3.0L以上大排量车型大幅提高征税比例和对1.6L及以下排量车型减征购置税这两项政策,极大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意向,也刺激企业在车型上进行相应调整。
这一系列因素促使企业改变陈旧观念。原来由于成本等各种原因,先进技术都用在大排量发动机上,价格相对较低的小排量发动机很难有机会用上新技术。现在,小排量车成了香饽饽。过去企业舍不得给小排量车使用的先进技术,逐渐移植到小排量发动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