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报道称:因国际能源署宣告一个月内释放6000万桶原油应急储备以抑制油价,国际原油价格从23日暴跌。而在国内,油价调整的原则是: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
根据国内多家社会监测机构的信息显示,国际油价三地变化率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加权平均价格变化率仅在1%左右。这意味着国内油价短期内没有调整的可能。
纽约商交所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暴跌4.56美元,至每桶94.81美元,跌幅4.6%。盘中最低曾跌至94.01美元,创2月22日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也是国际油价连续第4个交易日低于每桶100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与上次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的时间4月7日当天的国际油价108.8美元相比,截至上周三,纽约油价已下跌12.86%。但多位市场分析人士表示,按照目前的定价机制——当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变化率达到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地能调整,但国内成品油价格短期下调的可能性不大。
由于发改委和中石油中石化方面从未公布过国内油价涨幅的计算方法,所以目前对于国内油价的估测都是鉴于海外几大原油交易市场的价格,而正是应为国内油价政策的不透明所以油价制定仍然掌握在少数集团和机构的手里,同时也不得不让我们担心油价已经成为国有集团牟取暴利的工具,而正是这巨大的利益导致“一切不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