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2018上半年中国车企利润/收入 研发投入排行榜出炉

时间:2018-9-3 9:27:52  来源: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

    近期,各上市公司相继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财报。由于今年上半年车市整体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受销量影响,车企盈利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加之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影响,相关企业利润下滑。

    智库君盘点了21家上市汽车公司的财报数据发现: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下滑的车企有6家,利润为亏损的车企4家,净利润下降的车企9家。

    三个绩优生

    上汽集团:

    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继续蝉联最赚钱的中国汽车企业,平均每天赚1.04亿!实现总营业收入4648.52亿,同比增长了17.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92亿元,同比增长18.95%。

    销量跑赢大盘,整车销售352.3万辆,同比增11%。合资、自主两条腿齐步走,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双双跨越100万,上汽通用乘用车同比增长10.4%。自主成绩更加抢眼,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分公司销售整车35.9万,同比增长53.7%。其中,备受关注的互联网车型,销量占比超过40%。

    吉利汽车:

    上半年,吉利汽车营收和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其中,实现营收537.09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利润66.70亿元,同比增长54%。

    吉利表示,由于产品组合中高利润车型占比较高、经济规模有所提升,因此上半年的毛利率进一步上升。

    2018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共销售76.66万辆汽车(包括领克品牌汽车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4%。其中在中国市场总销量为75.79万辆,同比增长44%。此外,上半年吉利汽车出口销量增长了126%,达到8699辆。

    长城汽车:

     上半年,长城汽车营业收入为486.78亿元,同比增长17.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96亿元,同比增长52.73%。

    长城汽车表示,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结构优化及WEY品牌产品销量提升。

    上半年,长城汽车销量总计47.19万辆,同比增长3.09%。国内市场整车销量44.97万辆,同比增长2.06%,其中SUV销量实现38.42万辆;在海外市场,实现整车出口2.22万辆,同比增长29.60%。

    两个靠合资

    北汽股份:

    北汽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9.02亿元,同比增长约15.2%;净利润达80.45亿元,同比增长约59.4%。

    毫无悬念,利润大增靠的是北京奔驰。

    今年上半年,北京奔驰销量25.2万辆,同比增加19.6%,与北京奔驰相关的收入达702.19亿元,同比增长20.4%。同时,售价相对较高的车型销量占比进一步提升,公司毛利得以提升。然而北京品牌销量仅为7.3万辆,同比下降33.6%,与北京品牌相关的收入为66.83亿元,同比下降20.7%。

    毛利方面,公司实现毛利润204.37亿元,同比增长16.84%。其中,北京奔驰贡献毛利达219.88亿,同比增长17.3%;北京品牌亏损加大至15.51亿,毛利率为-23.3%。

    华晨中国:

    华晨中国上半年实现收益22.87亿元,同比减少19.4%。收益下跌主要由于非宝马汽车于期内售出之数量减少。

    在华晨宝马业绩由2017年上半年26.66亿元增加37.9%至2018年同期36.77亿元。股东持有人应占溢利35.66亿元,同比增54.3%。

    上半年,华晨宝马销量为20.97万辆,较2017年同期增长13.4%。

    上半年,华晨宝马合资股比生变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靠华晨宝马一条腿走路的华晨,显然不会轻易放弃这条大腿。

    有报道称,在此前的财报发布会以及与分析师沟通的场合,华晨集团高层明确表示华晨与宝马的合资协议2028年才到期,未来的经营前景值得被看好。

    三个净利下滑

    长安汽车:

    今年上半年长安实现营业收入356.43亿元,同比增长6.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0亿元,同比下降65.16%。

    长安汽车称,报告期内尽管公司自主乘用车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但来源于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大幅下降,致使公司半年度业绩同比有较大幅度下降。

    长安福特上半年的销量确实堪忧。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长安福特上半年累计销售新车仅22.77万辆,同比大幅下跌38.9%,列合资品牌第11位。被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日产、东风本田、北京现代等远远抛在身后,早已不再处于第一阵营,勉强在二线的边缘挣扎,主流的合资品牌中销量仅高于同样市场表现不佳的东风悦达起亚和神龙汽车。

    江淮汽车:

     2018年上半年,江淮汽车实现营业收入237.09亿元,同比下降6.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同比下降52.58%。

    江淮汽车称,营收及利润下滑主要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公司销量下降、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2018年上半年,江淮汽车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25.23万辆,同比下降8.16%。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上半年,江淮纯电动乘用车销售2.00万辆,同比增长113.08%;公司实现出口4.06万辆,同比增长12.36%。

    比亚迪: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营业额为521.63亿元,同比增长19%,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约为4.79亿元,同比下降72.19%。

    汽车业务成比亚迪的主营业务,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上升24.93%至280.26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营收达181.73亿元,占比亚迪总营收的比例为34.84%。

    比亚迪财报显示,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71328万辆,同比增长106%,国内市场份额21%,全球市场份额9%,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累计销量达到47430辆,EV品类累计销量则达到了23840辆。

    一个亏了9亿

    福田汽车:

    2018年上半年,福田汽车、净利润亏损9亿元,但在整体销量出现小幅下滑的情况下,商用车、金融经营性利润同比略有增长,其中商用车增利0.31亿元,金融增利0.23亿元。

    财报显示,乘用车销量下降导致亏损同比增加5.1亿元,一方面,销量下降影响利润减少1.5亿;另一方面,为了提升销量,增加销售费用2.3亿,无形资产摊销增加减利0.55亿。

    同时,投资收益同比减少以及政府补助项目同比减少,也是福田汽车上半年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累计销售汽车278671辆,同比下降8.05%;上半年累计生产为279650辆,累计同比下降7.59%。

    吉利研发投入比垫底

    随着汽车产业向新四化发展,为了能够在新技术、新领域取得突破,近年来,国内外车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是否舍得花钱搞研发,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

    整体来看,跨国汽车集团研发投入高于国内的汽车企业。智库君查看2017年各跨国车企的财务报表发现,大众汽车集团、戴姆勒、宝马研发投入分别高达131.35、87.11、61.08亿欧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分别为5.7%、5.3%和6.2%。

    当然,这几年,中国车企也越来越重视研发,特别是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大手笔投入,希望在未来的赛道中抢跑。

    今年上半年,在财报中公布具体研发费用的车企中,研发费用最高的三家车企是,上汽集团、比亚迪(包含其在电子、手机部件等业务投入)和广汽集团。

    注:长安汽车、东风集团股份、华晨中国未在财报中公布研发支出具体费用,但均表示研发投入较上年增加。

    令人奇怪的是,这几年销量突飞猛进,成为中国最畅销的自主品牌的吉利汽车,上半年研发支出仅有2.23亿元,仅为上汽集团的三十分之一。投入研发的费用甚至不及海马和众泰。

    从数字上来看,吉利投入研发的费用并不是中国车企中最少的。但是从企业的整体规模上衡量以及研发支出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来看,吉利可以说是研发投入垫底的。

    国际上,宝马、大众、奔驰、丰田等跨国汽车集团的研发投入比往往在5%以上。

    而在中国,规模较大的主流汽车集团中,研发投入比最高的是广汽集团,达到了4.59%。

    尽管上汽研发投入是中国所有的汽车企业中最多的,但从研发在营业收入的占比来看,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相对较低,仅为1.33%。

    令人疑惑的是,在该数据的第一位和最后一位竟然分别是海马和吉利。不过仔细分析,海马在营业收入大幅下降的情况下研发投入比相应增高,达到了9.33%。在利润不佳的情况下,没有放弃研发,这也确实值得尊重。

    吉利研发投入垫底其实也并不意外。回看上市车企财报,吉利汽车的研发投入已经连续多年垫底。去年,吉利的研发支出也仅仅有3亿。但对于一家年体量已经突破百万辆级的车企而言,研发投入比仅为0.42%,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当然,各家财务状况究竟如何,也不只是表面上的数据呈现。

    吉利公布财报时,在营收净利均出现两位数的增幅的同时,与供应商的关系也一度成为话题。

    此前,有媒体发表文章公布了吉利汽车的上半年亮眼的财报成绩,不过在该文章的评论留言“歪楼”。留言中,不少零部件供应商表达控诉,称该公司长期拖欠欠款,并依靠强势地位压低价格。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企业一味地追求利益,压低成本,压力下压至供应商处,有可能造成供应商为缩减成本,以次充好,牺牲质量。”

    对此,8月30日,吉利汽车总裁安聪慧在成都车展公开回应,不要光看外界的评价,不要计较一些不清内相的说法。我们还是要坚持打基础、练内功、抓产品。

    “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让成本降低。不是说去要求供应商降价,合理降价是可以的。当没掌握这个核心技术的时候,硬件、油管等等一系列都是靠外界其他外协方来标定。但是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后,在整车的标定上充分掌握了核心技术,我们把硬件全部打散,谁有竞争优势,我就向谁招标。掌握核心技术,我们实现了架构平台、模块化,通融化,这样实现了规模化效应,溢价能力提高了。所以,我们作为车企要想办法老老实实去搞研发,去把产品做好,去掌握核心技术。我们说过的都会一步一步脚印,脚踏实地做到。”安聪慧告诉智库君。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寒冬已过 自主品牌汽车出口五年首次回升

    寒冬已过 自主品牌汽车出口五年首次回升

    2018年2月20日
    在经历了四年连续下滑之后,我国汽车出口终于在2017年止跌回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统计,去年我国汽车出口89.1万辆,同…
  • 多家汽车企业减产 以应对车市“熊市”

    2015年6月19日
    夏日的气温随着耀眼的阳光变得越来越高,却无法赶走车市的“寒意”。七月份就要到了,能完成上半年销售目标的车企却寥寥无几,面对车市微增长的…
  • 中国车市价格战蔓延 或波及自主品牌

    2015年6月19日
    据英国路透社6月17日最新消息,中国经济增长已降至25年来最缓慢的速度,通用、福特等汽车制造商近几个月在中国销量增长缓慢,开启降价模式,“价格战&…
  • 厂商官降消费者不买单 自主品牌逆增长

    2015年6月2日
    一转眼一年将半,但能顺利完成上半年既定销售目标的车企却少之又少。官方降价、缩减产能、调低目标,面对中国车市的微增长新常态,汽车厂商从4月就开始的救…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 4月轿车销量排行榜 中型车零售销量排名

    4月轿车销量排行榜 中型车零售销量排名

    2025年5月14日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025年4月国内中型轿车零售销量排名正式出炉。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细分市场中,共有8款中型车零售销量超过1万辆,各车型表现可谓几…
  • 4月轿车销量排行榜 紧凑型车零售销量排名

    4月轿车销量排行榜 紧凑型车零售销量排名

    2025年5月14日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025年4月国内紧凑型轿车市场零售销量榜单正式出炉!从整体表现来看,市场格局呈现“两极分化”特征:一方面,以轩逸…
  • 4月纯电动微型车/小型车零售销量排行榜

    4月纯电动微型车/小型车零售销量排行榜

    2025年5月13日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025年4月国内纯电动微型车、小型车零售销量排名正式揭晓!本次榜单中,纯电车型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统治力,共有六款车型销量破万…
  • 5月第1周轿车终端销量榜 海鸥/星愿分列前二

    5月第1周轿车终端销量榜 海鸥/星愿分列前二

    2025年5月12日
     根据最新终端销量数据显示,2025年5月第1周(4月28日至5月4日)国内轿车市场呈现新能源与燃油车型呈现激烈竞争的格局。本周销量榜单前140名中,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