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个,如果传祺在重复我们原来的一些国产品牌他们走过的路,我觉得这个路是走不通的,只有失败。第一,没有时间。第二,因为国际上的大品牌不给你机会。全球汽车整个的流派,或者走向基本上就是三大类。第一大类是以德国品牌以技术著称。第二个,以美国的豪放著称,什么东西强调一个大,强调霸,强调一个狠,美国总是狠。第三个就是以日本的为代表,通过学习再提升。但是日本原来是没有自己品牌,也没有自己的汽车,我到丰田就感受到了一点,丰田的第一款车,因为我以前在丰田工作过,就是从福特里面来的,除了一个窗户改成了两扇之外其他的跟福特一模一样。但是日本人不以为羞耻,他还摆在他的纪念馆里面,表明他们的一个学习态度。但是日本人从零部件开始,购买美国以及德国其他国家的零部件,买回之后拥有专利,自己来开发提升。所以,建立了强大的零部件体系。当日本人的第一款完全拥有国产自主品牌的车出来的时候,全国所有有条件的人都是买他那个车。当时一款那个车,他们说一个大学生刚毕业要花十几年才买的起,这就是日本汽车的特点。尽管从模仿起步,但模仿了60年也成精了。所以,他的品质无可否认现在在全球是走的最高的,开车他的车基本上没有毛病。
那么,广汽有一个什么特点呢?广汽第一引进是欧洲技术,第二个又跟日本合作这么多年,一些有优势的地方我们没有理由我们不把它采纳。所以,广汽通过引进欧洲的技术,再通过日本制造这一块两者的结合,再通过我们的努力。所以,广汽自己创造了自己独有的模式。所以,我们就提出了“深蓝战略“,不在那些价格比较低、性能比较弱、质量比较差的领域去展开,我们没有这个条件,我们没有这个时间。我们起步就跟世界同步。那么,传祺拥有三大别的企业难得比拟的特点,第一是领先于行业的优秀供应链体系,我们40%的供应商是欧美体系,其中全球10大都在跟我配套,他在跟我配套,我又能够保证品质,成品又下来。当然,这个不建立体系是做不到。
第二个,在国内培育了40%的国内顶级的供应商,相反我们最熟悉的日本人,我只有15%,但是这15%我也通过给日本合作,把他有一些经验,通过给欧美合作,这些经验在供应链领域里面我们打造的体系。所以,这样传祺在供应链方面有比较强的竞争能力。
第三个就是广汽的生产方式,我们融合了日系的特点,也融合了广东人对一些精致产品制造的特点。所以,广汽在生产方面构建了领先于行业的制造方法。简单归结就是几句话,第一,效率更高,第二,工艺更简捷。换句话说就是员工的不太累。我们在设计工艺路线的时候还有一句话“不要让员工太累”。你挣这个钱,员工累的不得了,那是犯罪。不具备条件的时候可以,一旦有条件你就变化。
第四,减少浪费,制造的过程中就把不良品把它消去,把浪费给它减掉。
第五,员工自己可以在一线当家作主,把他的智慧和才能激发。这样不断经过持续的改进、改造来完善。我们最近在推行,运作了将近5、6年真正前面推行,在去年底,我也适当的进行了一批人事方面的调整。前两天我到生产线去看了一下,以我总章为例,面积多出了20%,效率又更高了。而且,员工还可以减少几个。当然,减少下来不是把人裁员,我们再把他变成指导老师培训,为下一步的扩展做好这个准备,整个生产焕然一新。我想你们在持续总结、不断提升,再搞个几年,那一套方式就无与伦比,当然也要继续学习。
第六个就是全球研发网络,以我们国家级的技术中心,结合传祺,就是广汽研究院为中心,结合国内供应商的研发体系,以及全球先进的研发,把当代最新的、最前沿的汽车方面的成熟东西纳入,再让人才能有这么一个平台展现他的才能。就不如局限于站在广汽闭门造车,而且是采取开放式的,与全球同步的这种模式,直接把握潮流。这个是让你设计的车型能够紧贴市场,同时又保持你的理性性。
最后一点就是我现在正在做的,就是集群网络营销服务模式,在主打的城市集群,一般城市经过布网提供服务,让顾客能够享受到传祺的快捷。那么,在东北,我这次带了相关的一些接口过来,也将来在东北展开立体的。对任何自主品牌没有太多伤害,这就是我提出的蓝海战略。如果在红海里面再跟自主兄弟打成一片,那老外更高兴。而且跟我们一般的自主去比也没有优势,因为他们成品已经很低了。而且我跟他比自主,别跟我比价格。所以,逼到我开展了蓝海战略。现在国家也采取了蓝海战略。因为我拥有了这四大优势,加上这些特点,所以我们能够在蓝海。所谓蓝海?就是目前外国人正在悠然自得那些领域,比较深一点、难度大一点,而且机会多一点,这个时候传祺的利益,至少可以给顾客带来两大好处。第一,只要传祺介入的地方外国品牌就大幅度降价。以这款车推出,不知道里偶然还是必然,虽说它的量没有冲上去,但是为中国还是做了贡献,他一上去,某合资品牌就价格降5万。到现在他推出新车型,他翻不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