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都有着庞大伟岸的车身,但保时捷卡宴和丰田普拉多的车身结构和承载方式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决定了它们在公路及越野表现方面各有所长
“为什么都是SUV,我的车不如朋友的车越野能力强?”、“我的越野车为什么没有朋友的越野车乘坐舒适?”、“为什么轿车比SUV的驾驶舒适感要强?”很多车主会提出此类问题。其实,一辆车的通过能力和驾驶感通常与它们采用的车身结构有关,不要小看汽车“骨架”,它可以说决定了一辆车最基本的驾驶特点。
承载式车身
概念:采用承载式车身设计的汽车,其车身和底架为一体设计,共同组成了车身本体的刚性空间结构。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统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此外,承载式车身的空间利用率比非承载式车身大。
优点:承载式车身整个车身为一体,质量小、重心低、稳定性好,公路行驶比较平稳。目前大部分轿车采用这种车身结构,就连部分SUV也开始倾向于这种车身结构,如奔驰系列SUV车型中,除了奔驰G,其他SUV已全部使用承载式车身,集体向公路怪兽发展。
缺点:承载式车身结构的缺点是底盘强度不如大梁结构的非承载式车身,“上山下海、冲坡刨坑”激烈运动后容易出现车身变形、车门关闭不好等现象。另外,承载式车身的制造成本偏高,对车体的结构设计,制造工艺要求较高。
从多数SUV厂家使用承载式车身来看,业界已基本认同,非承载式除了底盘结实外,其他几乎全是缺点,而承载式除了底盘不够结实外,其他几乎全是优点。因此,目前国外的SUV大多已采用承载式车身,包括保时捷卡宴、大众途锐,路虎揽胜等,国内厂家也开始生产承载式车身的SUV,如黄海的法萨特NCV概念车和奇瑞瑞虎等。
代表车型:几乎全部轿车及路面所见大多数SUV车型
非承载式车身
概念:非承载式车身俗称有底盘大梁的车身,其车身不直接与前后悬架连接,车轮通过前后悬架与车架连接。在非承载式车身中,发动机、传动系统、车身等总成部件都是用悬架装置固定在大梁上。这种车身,在车底可以看到贯穿前后的两个大梁,而承载式车身是没有大梁的。
优点:非承载式车身有独立大梁,其优点是底盘强度较高,因为车身不直接受力,激烈运动时车身不容易变形,使车辆很适合越野。另外,当车轮受力不均匀时,冲击力可先由车架承担,而不会直接传递到车身上去。发生前后撞击事故时,承受第一道撞击力的是大梁,对乘客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非承载式车身在越野车和SUV上应用的比较多。
缺点:车辆的重心高,高速行驶稳定性比承载式车身结构差,激烈拐弯时倾斜幅度较大。同时,由于车身结构笨重,导致公路性能差,目前在SUV 类型车中已经不是发展主流,连一向标榜为越野专家的路虎也逐渐抛弃这种车身结构,只有丰田、日产、双龙等少数厂家的越野车型还在坚持使用这种车身结构,这类车追求的是偏重越野性能,代价就是车身笨重,需要大排量发动机驱动。
代表车型:兰德酷路泽、普拉多、路虎发现3、爱腾、享御、雷斯特、吉姆尼等
半承载式车身
概念:这是一种介于非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之间的车身结构,被称为半承载式车身,或称嵌入式大梁车身。它的车身本体与车辆底架用焊接或螺栓刚性连接,使车身和底架共同担负车辆受力,例如发动机和悬架都安装在加固的车身底架上,车身与底架成为一体共同承受载荷。目前国内很多客车多采用半承载式车身。
特点:半承载式车身与车架用螺钉连接、铆接或焊接等方法刚性地连接。在此种情况下,汽车车身除了承受上述各项载荷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固车架,分担车架的部分载荷。但这种形式实质上还是属于一种无车架的承载式车身结构,因此,会有很多人只将汽车车身结构划分为非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
代表车型:超级维特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