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专家谈车 > 正文

贾新光驳产能过剩:五年以后也未必过剩

时间:2006-2-6 11:48:46  来源:北京晨报

  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字再次将汽车业卷入“过热产业”的“黑名单”边缘。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汽车业产能已达800万辆,超过需求200万辆,在建产能220万辆,而正在酝酿和筹划的新产能则将达到1000万辆。这使得汽车“产能过剩论”在年初再次兴起。不过,对于这一判断,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对中国汽车业准确的描述应该是“无效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而这一现状决定了在汽车项目审批上不能“一刀切”。

  无效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

  从2001年开始,中国汽车业一直在产能过剩的天平上上下晃动,但即使在最险的2004年也终于逃过一劫,被从“黑名单”中剔出。但随着2005年汽车利润近50%的大幅下滑,国家发改委对中国汽车业亮起了红灯。

  不过,此次据说由各厂家上报的产能统计而成的数据和由此得出的结论,受到了包括汽车厂商和专家在内的广泛质疑。

  “这说的是几年以后的事,并非现在,现在没有形成的产能不能算”,贾新光说。通常,汽车产业的产能鉴定周期是5年,而以目前私人汽车的发展速度而言,“5年以后也未必过剩”。

  更重要的是,企业用毫无依据的产能目标来博取名头、地方用夸张的规划显要政绩的“虚拟产能”在汽车业广泛存在。“很多产能最终都没有落实。”

  而另一方面,产能不足的危机在国内主力汽车厂商中普遍存在:广州本田已“无产可增”,思域不得已放到了东风本田;北京现代在实现了从15万辆到23万辆的“高级跳”之后,30万辆的产能决定了今年最多只能做一个7万辆的“中级跳”;而奇瑞则囿于20万的现有产能,每月甩下1000多台订单……

  因此,简单的产能相加是不科学的,“无效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的“相对过剩”才是国内汽车业的真正现状。

  而对于将汽车业推上“过热产业”的“铁证”——200万辆的产销差,贾新光认为“这个数据是正常的”,“所有企业的产能设计理应有一定的富裕,有一个发展的余地。”

  2006中国汽车业将小手术不断

  对于这种相对过剩的产能分布状况,贾新光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过去增长快的企业继续给项目;下降的企业不给;资金、市场没有落实的不批”,要区别对待而非“一刀切”。

  此外,把紧进入汽车业的大门应成为政府部门的治本之举,贾新光提出三个“管好”:管好土地审批;管好资金进入,鼓励自有资金,限制贷款,以免把银行拉下水;管好项目负责制。

  而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清理无效产能。这部分产能的主力就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汽车民企。在吉利等企业的感召下,民企“造车风”渐起渐盛,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小作坊”式的借壳造车。针对此,国家发改委上月末对已发放的WMI(世界制造厂代号)进行了清理。在拟撤销的WMI公示清单中,124家车辆生产企业将被永久终止车辆产品生产或被取消生产资格。而有消息称,民企今后进入汽车业将受到更为严格的限制。而规模过小的新进民企也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自然排挤出局。

  无论是业界猜测,还是从政府传出的信号看,2006年的中国汽车业必将是小手术不断。因此,贾新光提醒,企业应尽量原地改造,提高单位产出。同时,加快企业间兼并联合、重组。此外,他建议汽车企业在资金盈余时预购土地经营相关产业以避风险。而站在宏观调控的角度,大规模的“汽车城”、汽车出口园区、零部件园区是贾新光强烈反对的。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谁会是过剩的牺牲品:饱和双刃考验车企

    2006年1月18日
    2005年,全国共产、销汽车570.7万辆和575.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5%和13.54%,增幅不大,但势头良好。  然而,良好势头背后却潜藏着隐患——产能过剩、…
  • 众厂家一季度忙于上新车 产能过剩值得警醒

    2006年1月9日
    产能过剩问题值得全行业警醒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一季度众多厂家将忙于“春耕”,30多款新车进入上市准备阶段。去年12月31日最新的发改委新车目录上…
  • 排放升级和产能过剩将催生经济型轿车新标杆

    2005年12月26日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裴成虎近日对媒体表示,从2005年12月30日起,北京将正式对轻型汽油车实施国家第三阶段排放标准(相当于欧Ⅲ标准)。这意味着从30日起,北京…
  • 中国汽车产能过剩 摩根士丹利称车价还会跌6%

    2005年12月9日
    反映供需关系的价值规律是众所周知的,在购买力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生产能力一味扩大势必导致价格在价值规律的谷底徘徊。近日,权威机构摩根士丹利发布预测报…
为你推荐
  • “自主”是合资车企出的一张什么牌?

    2010年9月15日
    合资车企创自主品牌,已蔚然成风。继广汽本田、上汽通用五菱发布自主品牌“理念”和“宝骏”之后,2010年9月8日,东风日产发布自主品…
  • 购车注意 4S店就是这样

    2010年9月10日
    很多新车主有着强烈的4S迷信,以为4S店才是值得托付爱车的地方,到其它地方做维修保养,虽然可以少花点钱,但爱车难免会受些委曲。    我可…
  • 传祺诞生 广汽自主战略双管齐下

    2010年9月9日
    9月3日,广州番禺,小雨,当天一场盛会将汽车行业的各路英豪汇聚——广汽自主品牌乘用车传祺下线。“贵人出门招风雨!”东道主广汽董…
  • 三部委力保节能汽车补贴兑付透明

    2010年9月6日
    9月3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三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相关部门及有关企业进一步做好节能汽车推广补贴兑付工作,保证推广机制有效运转和消费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