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乘联会:5月车市迅速回暖 6月预计至少增长10%

时间:2022-6-10 10:40:7  来源:汽势传媒

    汽势Auto-First|林森

    受上海等地疫情缓解、零部件供应回暖等因素影响,5月国内车市呈现快速回弹的趋势。

    来自乘联会6月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35.4万辆,同比下降16.9%,环比增长29.7%,5月零售环比增速处于近6年同期历史最高值。

    1-5月,乘用车累计零售731.5万辆,同比下降12.8%,同比减少107万辆,其中4-5月同比下降86万辆影响较大。

    5月车市迅速回暖

    乘联会表示,5月新冠疫情在全国各地散发局面逐步降低,全国25个省在5月报告有7042例确诊病例较4月的64813例下降89%,各地的经销商4S店客户进店和成交都有明显的改善。

    5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35.4万辆,尽管同比降幅16.9%,但较4月的下降35%改善17个百分点,改善较大,稳产保供举措逐步显现效果。

    受疫情影响的进口零部件短缺问题改善,涉及长三角地区的国产零部件体系供应商逐步恢复基本供货,促进全国5月的生产迅速恢复。5月乘用车生产167.1万辆,呈现同环比的双增长:同比增长6.5%,环比增长69.5%,产业链保供措施见效。

    5月在生产端迅速提升的是自主品牌,生产同比增长32%,环比增长48%;合资和豪华品牌在生产方面均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但同比依然出现下降。5月豪华品牌生产同比下降7%,环比增长112%;合资品牌生产同比下降12%,环比增长93%。

    得益于长春、上海产业链供应的明显提升,中国大型汽车集团一汽及上汽5月的产能明显恢复。5月一汽集团乘用车生产环比增长178%,上汽集团乘用车生产环比增长150%。位于上海的特斯拉生产33544辆,环比增212%。

    新能源车依然逆势飞扬

    新能源汽车依然是支撑车市的重要拉升力量。

    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42.1万辆,同比增长111.5%,环比增长49.8%,新能源发展同样受到当前疫情冲击,但环比改善超过预期。1-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89.2万辆,同比增长117.4%。

    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6万辆,同比增长91.2%,环比增长26.9%,1-5月形成“W型”走势。1-5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171.2万辆,同比增长119.5%。

    不过,5月的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环比走势都受到生产影响,新能源车供不应求加剧导致未交付订单拖期严重。

    从渗透率看,5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6.6%,较2021年5月11.6%的渗透率提升15个百分点。5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1.8%;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9.2%;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

    分企业看,比亚迪纯电动与插混双驱动夯实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先地位,5月新能源汽车批发量超过11.4万辆;以奇瑞集团与广汽集团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板块表现相对突出。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除了比亚迪,还有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国、奇瑞汽车、广汽埃安、上汽乘用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以及理想、哪吒、小鹏、零跑等13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80%。

    5月理想、哪吒、小鹏、零跑、蔚来、威马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和环比表现总体很强,尤其是第二阵营的哪吒、零跑等表现较强,这也是细分市场赛道的优势。主流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满血复活,新能源车批发13825辆,占据主流合资63%份额,大众坚定的电动化转型战略初见成效。其他合资与豪华品牌仍待发力。

    汽车出口双增长

    5月乘联会统计口径下的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18.4万辆,实现了双增长,同比增长77%,环比增长103%。

    上海地区复工复产对车企出口带来巨大贡献。5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14.1万辆,同比增长77%;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4.2万辆,同比增长76%。

    新能源汽车依然是出口的亮点。5月新能源车出口3.9万辆,占出口总量的21.2%。随着疫情下复工复产政策支持,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出口8212辆,特斯拉中国出口22340辆,东风易捷特出口3937辆,吉利汽车出口1786辆,奇瑞汽车新能源出口670辆、长城新能源汽车506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415辆,其他车企新能源车也开始加大出口力度。

    6月汽车产销看好

    基于全国疫情及供应链的恢复,乘联会预计,6月车市将有10%以上的增长。

    乘联会表示,目前国内疫情高点已过,前期充分休假,目前复工复产循序渐进,6月乘用车生产能力很强,预计产销同比实现10%以上增长,可实现上半年火爆收官的局面。

    从供给端来看,6月份供给将大幅好转,上海地区是处于全国汽车制造的核心枢纽地位,是约束汽车生产恢复的核心因素。由于上海6月初真正解封,结合国内对于物流运输堵点的专项纾危解困措施,因此全国汽车生产能力有望得到充分释放。

    同时由于前期部分地区受防疫政策影响,使得经销商出现大面积暂时关停、客流大幅下降,这一点在6月将会大幅改观,拉动销量提升。

    从消费端来看,减免购置税政策从6月1日开始实施,同时叠加国家和各地促消费政策集中在6月开始发力,促消费政策启动期的效果较强,预计3-5月的延迟消费需求应该有一定的释放,有利于6月零售的增量。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 跌幅明显!8月第2周新能源SUV销量榜出炉

    跌幅明显!8月第2周新能源SUV销量榜出炉

    2025年8月16日
     【8月第2周新能源SUV终端销量排名分析】上周,国内新能源SUV市场整体呈现下滑态势。数据显示,8月第2周(8月4日至8月10日,2025年第32周)国内销量前…
  • 8月第2周新能源轿车销量榜 星愿稳居榜首

    8月第2周新能源轿车销量榜 星愿稳居榜首

    2025年8月15日
     【8月第2周新能源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8月份是国内车市传统销售淡季,8月第2周(8月4日至8月10日,2025年第32周)国内新能源轿车市场整体遇冷,销量…
  • 8月第2周新能源汽车品牌终端销量排行榜

    2025年8月14日
     【8月第2周新能源汽车品牌终端销量排名分析】8月第2周(8月4日至8月10日,2025年第32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遇冷,销量前五十的品牌合计终端销量…
  • 7月新能源SUV零售销量排行榜 问界M8第二

    7月新能源SUV零售销量排行榜 问界M8第二

    2025年8月13日
     【2025年7月新能源SUV零售销量排行榜】7月,国内乘用车市场步入传统销售淡季,新能源SUV市场也未能幸免。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国内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