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全国人民都在喜气洋洋辞旧迎新的时候,十几万南京菲亚特车主的心情和生活在南方雨雪天气里的人们一样的沉重,他(她)在跨进新年的门槛时成了“弃儿”,南汽与菲亚特在“上南合作”前夕“分手”了。菲亚特从合资企业中撤出,经销商大不了改换门庭,无疑普通的车主成了直接受损害者,不仅服务会大打折扣,心理预期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经销商“各扫门前雪”
回顾这七八年的光景,南京菲亚特经销商好像就没有几天舒心的日子,总是给人一种前途未仆的感觉。“车型定位不明确,销售一直上不去,很难做。”这是一位销售部经理的评价。菲亚特第一款车派力奥于2002年1月上市,当时也曾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之后的几款车却业绩平平,随着大众、通用、丰田、本田等品牌合资车的相继问世,有着意大利血统的南京菲亚特越来越不占优势了。
据说北京现有的5家菲亚特4S店,也纷纷开始“自救”,展厅成了展车场,有的改卖进口车,有的成了“杂牌军”,反正各有各招:“有这么个现成的店,就卖些其他品牌的车吧,总得把各项费用挣出来,员工也要生活呀。”这位销售员的说法反映了当前菲亚特店的一种很务实现状。此举无可厚非。
消费者该何去何从?
据城南的一家菲亚特4S店市场部舒经理介绍,在北京有菲亚特车主3万多人,这部分车的维修保养该店仍然负责,之前南京菲亚特厂家的负责人来京曾表示,虽然菲亚特离开了,但配件仍由原厂发过来,并且能供应10年。此消息多少让菲亚特车主有点安慰。
尽管有这些善后措施,菲亚特车主心里还是不爽:
一是心理预期受损。买辆车提高生活质量这是最明显的一个定位,同样是车,由于厂家之间的“不和”,车主就成了“没娘的孩儿”。何先生说:“这事特别扭,前一阵子有个街坊们见面就问‘这车以后保养谁管呀?这可是花十几万买的,以后买车还是在买大品牌的靠谱’。搞的我像‘另类’似的。”刘小姐是5年前买的派力奥:“当时特喜欢,这车开着还行,不过这么一弄我就想换车了。”这些表现是内在的,但确实能影响车主的心情,多多少少也影响此品牌的整体形象。
二是维修保养失去专一性。对菲亚特的维修保养,北京这5家店不管哪一家都不可是专一的,因为总共3万辆的规模养不活他们。由于总量小且以后又没有后续的增量,这就注定了菲亚特的维修保养要夹在其他品牌一块搞,尽管厂家承诺“销售、维修渠道照旧”,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车主杨先生认为:“不可能照旧,这一‘分家’,有些好修理工都‘跳槽’了,人往高处走谁也档不住。可我们这些车的售后服务保障肯定不如以前了。”
三是二手车贬值。南汽与菲亚特分手后,也影响了菲亚特品牌的二手车在市场上地位。同年代同排量的与其他二手车相比“每辆至少少卖1000元。”“这车一般我们也不想收,去年我收了一辆,三个月才卖出去,要说这车还真不错可客户不认,不好卖。”这是两位旧机动车经纪人的从业体会。这些现象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种影响可能要伴随车主若干年。
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上南合作”是件好事,但对全国16万西耶那、派力奥、派朗车主的售后服务,厂家还得下真功夫、细功夫,不能是说说而已。如果真做到了,菲亚特在中国还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