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汽车市场25~30万元区间内,虽然车型很丰富,但却鲜有上量的主流轿车,而不远的未来,这个空白很可能由低端豪华车填补。近日BMW大中华区总裁史登科博士向媒体道出了宝马的下一个重要计划:将在2008年年中引入宝马1系。
目前25~30万元的价格区间是各汽车厂商相对比较忽略的细分市场,而预计明年引进的宝马1系的定价很可能在此区间内,宝马品牌的强势进入很可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1系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其他厂商跟进也将是大势所趋。
● 25~30万区间个性当道
纵观目前国内乘用车市场可以看出,目前在25~30万元的价格区间内销售的车型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1.进口中级SUV如斯巴鲁森林人、日产奇骏、福特翼虎、三菱新欧蓝德等。SUV市场今年的巨幅增长虽然令人意外,但以11月为例,与轿车相比其绝对数还不到轿车的10%,而进口中级SUV的销量更是有限,因此,选择购买这一价格区间SUV的消费者,还是以突出个性为主。
2.中级MPV如广州本田奥德赛、上海通用别克陆尊、道奇凯领等。与SUV一样,MPV的销量也比较有限,以11月为例,MPV的销量比SUV还要少1.6万辆。
3.个性小车如大众甲壳虫、标致206cc等。这类车型的年销量基本都在几千辆甚至几百辆之间,属于典型的小众车型。
4.中型车轿车如一汽丰田锐志、广州丰田凯美瑞、广州本田雅阁、上海大众帕萨特领驭以及上海通用别克君越等。这些品牌的高配车型,虽然均为畅销车型品牌,但实际上这些品牌18~25万元之间中低配置车型才是它们的销量主力,尤其是中大型车的顶配车型,其提升品牌形象的作用远远大于冲量的作用。
5.混合动力车型如丰田普锐斯等。混合动力近年的主要作用还是以环保宣传为主,但随着今年通用等厂商高调宣布涉足中国混合动力车市场,相信未来几年混合动力市场将会迎来较大的变化,但随着混合动力系统的成本降低,届时其主力竞争的价格区间可能将跌出25~30万元。
由上述分类可以看出,目前市场上25~30万价格区间的产品多以个性消费为主,暂时还少有厂商将其主力销售车型置于其中,而宝马1系的价格区间如果真的锁定在25~30万元,很可能带动高档品牌汽车的激烈竞争扩展到这一区间。
● 待开发的新市场区间
目前,几个高档车品牌中,日系三大品牌讴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在中国暂时没有40万元以下的车型,奔驰紧凑型车虽然没有引进,但从奔驰产品系列在国际市场的定价判断,即使未来奔驰紧凑型车引进中国市场,其价格也将高于宝马、奥迪等品牌的紧凑型车,其定价很可能会在30~35万的价格区间内。
由此可以看出,短期内在国内市场能够与宝马1系在同一价格区间内竞争的高档车品牌,仅剩下沃尔沃与奥迪两家,而以这两家厂商在国内现有的产品线判断,与宝马1系正面对抗的,将是它们各自的B级车。
沃尔沃C30虽然归属紧凑型车,但由于其主打个性时尚牌,且售价达35.8万元,因此并不与宝马1系构成直接竞争关系。倒是经过价格调整后的新S40,由于下探至28.8万元的售价,使其既具备了与宝马3系低配车型竞争的能力,也具备了与未来1系的主力配置车型竞争的价格。
奥迪A4的部分车型由于早已进入了30万元以下的区间,因此对宝马1系也将构成强有力的竞争,但未来能够对这一细分市场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还将是奥迪A3。
奥迪公司2007年1至9月全球汽车销售量为74.13万两,其中奥迪A3占23.8%,即达到接近20万的销量,而中国的汽车市场不仅增长非常迅猛,而且高档车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奥迪A4、宝马3系以及沃尔沃S40的销量的快速增长,都说明中国市场的高档车消费已不再限于中大型公务用车,而是向着年轻化的方向转移。
虽然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安世豪在近期表过态,奥迪现在更多的是将精力放到在售产品上,如A4和A6,但他同时也表示,奥迪不会放弃紧凑型车市场,将在时机成熟时把A3引入中国市场。因此,只要宝马1系能够在25~30万的价格区间内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奥迪引进A3确立并扩大这一市场区间将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