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风要重组哈飞的消息正在大热,特别是由于此事涉及到即将与哈飞签约的法国标致雪铁龙(PSA)集团而充满了戏剧性。与东风已经结婚十几年的PSA突然要另寻新欢,当然令“原配”东风不满,东风在出手参股哈飞的同时,捎带着也给PSA一点颜色看看,弄得PSA也是战战兢兢,也不知哈飞与PSA合作的这出戏能否继续唱下去。
其实,从20多年来我国汽车业对外开放的历史来看,外资品牌选择“一手托两家”的已不鲜见,最早的如南北大众,近期的则有南北丰田,以及广州本田及东风本田,而通过间接关系与两家中国企业有关系的则还有日产、马自达等。可见“一手托两家”已成为外国品牌的主流选择,“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也成为了外国品牌的共识。外国品牌选择两个合作伙伴,最直接的动因当然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提供的便利,最大限度地利用合作伙伴的各种资源,将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产品销量和服务网络都实现最大化。所以外国品牌在处理与两家中国企业的关系时虽然也常常免不了大大小小的摩擦,而且两家合资企业在市场上往往成为竞争对手,但是,从总的收益来看,外国品牌的“一托二”都相当成功,特别是大众和丰田在中国的快速成长,更是与这一战略息息相关。
从中方企业来说,已经与外国品牌有合资合作的当然都希望外国品牌能“从一而终”,但是对于那些数量更多、更缺乏技术与品牌的中小企业来说,它们对于外国品牌则更是求之若渴。能与外国品牌合资,显然是它们获得更大发展的最好机会。因此,一有外国品牌稍微表示出一点兴趣,就让这些企业“受宠若惊”,恨不得能早一天结下良缘。这时候,已经与外国品牌结婚的中方企业就不妨大度一些,对外方的这种“三角恋”采用平静和容忍的态度,让其他中小企业也能获得一点与国际大品牌进行合作的机会。毕竟,全球有名的汽车品牌只有那么十来个,都是极为稀缺的优势资源。如果能允许外国品牌与其他中方企业合资合作,那么就有利于外方的先进技术与资本更大范围地外溢与扩散,这对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还是有益的。
当然,从我国汽车产业的制度安排来看,只允许一家外国品牌有两家合资企业,一是为了保护自主品牌,二是为了防止外国品牌过度扩张而形成垄断,因而是完全合理的。所以我们可以平静地看待外方的“一手托两家”,而对于所谓的“一托三”或“一托四”的企图,则要坚决地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