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距离斯柯达明锐的上市已经有将近5个月的时间了,作为上海大众主推的首款A级轿车,厂家方面寄予了它很高的期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斯柯达系列车型无论在4S店还是二级经销商方面,都已经出现了金额不等的现金优惠。例如4S店方面经销商已经能够承诺3千元左右的现金或等值装饰、售后服务,而二级经销商则表示可以在一条龙服务的基础上将优惠幅度增加到5千左右。可以说,市场中现实存在的优惠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明锐轿车上市以来的实际表现。
一 销量增长放缓 主力车型未发挥作用
1.车型整体销量 增长速度逐月放缓
虽然时至今日距离明锐系列车型的上市也不过短短4个月的时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车型的整体表现却出现了放缓的迹象。从下面的图表可以看出,在明锐上市后的4个月中,7月到6月的销量环比增长率为30%以上;8月到7月的环比增长率虽有所下降但仍接近25%;而最近两个月即9月到8月的表现则仅为6.23%的增长。销量表现逐步放缓并有下降趋势,这恰好与上海大众斯柯达的高调宣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明锐1.8T 2.0L主力车型 未发挥“主力”作用
另外如果我们把斯柯达明锐两款主力车型,即2.0L和1.8TSI车型上市以来的销量表现进行分析也能够看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例如配有1.8TSI发动机的明锐除了在6月到7月间呈增长态势以外,从7月份开始就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销量下降,而在素有“金9”之称的销售旺季中明锐1.8T车型的销量反而创下了历史最低。
从下面2.0L明锐的车型的销量也可看出,自上市以来该车型的销量比较低迷。最初的1千3百余艰难的爬升到近1千6百台,但很快就再次走入低谷直至9月份的1千4百台。很明显厂家方面主推的这两个排量车型,在上市后并没有发挥出“主力车型”应有的作用。
二 竞争对手 同门兄弟速腾表现出色
相比之下与明锐同平台的大众速腾则通过多种方式不断的刷新着销量数字,在9月里更是接近7千3百台之多。
针对速腾车型一汽-大众方面在今年推出了多种促销方案,例如消费者只增加2008元即可得到原厂全套大包围的“速腾SOHO版”,以及在豪华型1.8T基础上减少了相应配置而衍生的“速腾1.8T舒适版”。虽然都是一些小的变化,但在市场中的确达到了吸引眼球和促进销量的作用。
此外,厂家联合金融公司开展的“1.6L/2.0L手动档0%车贷速腾”活动,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毕竟在贷款利率不断上调的大环境下,大众能够做到0%年利率的承诺还是十分“厚道”的,这自然也就换来了车型销量上的增长。
三 品牌认知度仍待提高
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斯柯达”单独建立了销售体系。一方面体现了上海大众-斯柯达的信心,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从无到有”的艰难道路。
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对于品牌的嗜好和忠诚度是厂家必须面对的,以为北京为例:虽然 “斯柯达”品牌最早可以追述到上世纪90年代,但那些早已“车老珠黄”的Favorit--福利西亚似乎早已被人们淡忘,取而代之的是日、韩系轿车和本土化的大众品牌。更有甚者,一些斯柯达的车主经常被误认为驾驶的是一辆吉利轿车,这让斯柯达车主在身份与面子上无法接受。
从上面的对比图可以看出,斯柯达车标与吉利车标的确有几分神似。虽然斯柯达品牌在国外拥有百年的历史,但是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却知之甚少。而消费者能够产生这样的错觉,也证明了斯柯达品牌的认知度也许还不及民族品牌-吉利。
也许几个月的时间还不足以判断一个产品的成功与否,但斯柯达所走过的每一步都将成为它历史中不可淡忘的一部分。秉承了百年传统和现代先进的造车工艺,斯柯达品牌能否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迅速成长,这终究要取决于它自己的实力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