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强冷空气来袭,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骤降开始进入冬季。冬季天气环境复杂,对车主的行车安全有较大影响。针对南北各地不同情况,下面给大家盘点一下南北方冬季行车注意事项:
南方冬季行车注意事项
1、通风透气防止冬困
降温大风的天气里,司机们大多选择关闭车窗行驶,车厢内暖洋洋而且沉闷的空气很容易让驾驶者们昏昏欲睡,容易精神涣散、注意力减低,从而导致交通事故。因此,即使在寒冷的日子里也应该隔一段时间就打开车窗让车厢换换气,被冷风一激,驾驶者的头脑会更加清醒。如果车辆配备有天窗,让天窗开一条缝也不错,既能换气同时也不至于灌入太猛的冷风。
2、慎用电加热风挡
过去前后风挡玻璃加热的功能是奢侈装备,但现在即使是几万元的小车,后风挡加热功能大多也是标配。此功能主要在冬季气温较低时使用,目的是为消除积聚在风挡上的雾气。风挡玻璃内的电阻丝是快速加热的,如果室外温度过低,车子还贴了防爆膜,玻璃容易因受热不均而炸裂。冷天洗汽车时,忘记关掉风挡电加热容易导致玻璃炸裂。因此,除非雾气真的很重,以致严重影响视野,否则电加热风挡还是少用为妙。
3、留意蓄电池状况
天气寒冷,汽车不易发动,要求蓄电池有充足的电能输出才能顺利点火。因蓄电池在低温时性能降低,故要定期检测、维护蓄电池,保持其正常的电压和液面。发动点火不着时,要等候30秒左右再次发动,切忌连续点火,以防耗尽电能。出车时,最好先点火使发动机工作后再开车灯、收音机等电器,停车时则要先关各种电器,后关发动机。停车后尽量不用电,特别是电窗、喇叭等耗电量大的设备。
4、应保持正常胎压
有些司机往往认为,由于南方的冬天阴冷多雨,而一些地方也可能出现霜冻的路况,因此车轮的胎压应该调低一些,以加大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认为这样摩擦力就会增大,比较安全。其实这种做法弊大于利。
现在的车辆出于舒适性的需要,正常的胎压已经较低,如果再降压,轮胎和轮毂都容易受损。轮胎持续处于胎压不足的状况,很容易爆胎,所以冬季车胎按照平时标准充气就行。
北方冬季行车注意事项
1、由于北方冬季天气跟南方不同但出发前都要做好车辆保养工作。对车辆制动、转向、行驶系及气路管道、水路管道、油路管道等各部件进行全面检查保养,为车辆装备必要的防冻装置,按规定添加机油、齿轮油。此外,对防冻液要勤检查、勤补充,蓄电池要注意保暖及充电,要注意检查轮胎,冰雪天气要安装防滑链,行驶中要保持足够动力,制动、转向不要过急。
2、出车前,应提前掌握路况信息,带好防滑链及铁锹等必要工具。
3、冬季行车过程中由于车内外温差会令车窗凝结雾气,用暖风除雾的同时将前车门窗打开一点,其效果十分迅速有效。还应注意后窗除雾,以观察车后情况并增强倒车过程的安全性。
4、冬季冰雪路行驶时,不能挂较高挡位行驶,而是要控制好车辆动力留有余地为好,尽量减少变换挡位的次数,以防发生意外。行驶时保持均匀的行车速度,降低车速,减少或尽可能避免变更车道、超越车辆,严禁使用紧急制动。在坡道行驶中尽量不要变挡,上坡时提前加大与前车的距离,选好适当的挡位,下坡时提前根据路面情况选好较低的挡位,充分利用好发动机机械制动的作用。特别是,桥梁、涵洞、高架桥路面是最易结冰的地方,路过这些地方,应提前减速,并严禁使用制动,以防侧滑。不要过多依赖ABS、EBD等高科技刹车系统,它只起到辅助刹车作用。
5、雾天行驶时应及时打开防雾灯和近光灯,降低速度,严格遵守靠右侧通行、各行其道的原则,车辆之间及行人之间都要保持充分的安全距离,尤其是通过村庄、路口及行驶于山路转弯处时,应仔细观察周围情况,适时鸣喇叭,以引起行人和车辆注意,做好避让停车的准备,以免发生碰撞和刮擦。浓雾能见度非常低时,应及时靠边选择安全地点停车,并打开小灯、尾灯或示宽灯,待浓雾散后再继续行驶。(雾天行驶时灯光的使用可参考《正确使用汽车灯光 雾霾天气驾车注意事项》)。
6、冬季驾驶车辆操作动作一定要注意不能过猛过大,尤其是打方向和踩刹车的动作不能过猛过大,否则其结果是加剧了车辆打滑的概率,后果不堪设想。在这里关键是要控制好车速,保持好车距,谨慎操作,既要防止个人的车辆打滑,也要注意观察周围人的车辆是否打滑。
7、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留出充分的反应时间和制动距离。冬季冰雪路面安全车距应保持在其他季节干燥路面安全距离的两至三倍以上。
8、在冰雪路面上转向时,提前降低车速,缓慢转动方向盘,匀速通过,避免突然打方向,否则容易造成车体打滑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