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这块大蛋糕,在欧美增长乏力的各大车企开始疯狂进军中国,各种低价车横空出世。年初,大众汽车和日产汽车先后宣布,为了满足新兴市场需求,将开发一系列低成本车型,以进入低端市场。其中,大众汽车将创立新品牌和专属车型,基准价格为5000欧元(约合4.1万元人民币)左右;而日产汽车也着手复苏达特桑汽车品牌,使其成为日产、英菲尼迪后第三个汽车品牌,主要推出一系列低成本汽车,满足新兴国家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本文部分内容来源:搜狐汽车/南方日报)
随着廉价车的需求日益旺盛,日前从国外媒体获悉,日产CEO卡洛斯戈恩表示达特桑品牌的复兴计划正在进行中。未来该品牌首款车型在3000元美元上下(约合人民币1.8万元)。将成为最具价格竞争力的日系品牌车型。
达特桑品牌旗下车型将面向印度、俄罗斯等经济正蓬勃发展,对汽车消费需求极度膨胀的国家。为抢占市场先机,新车基于拉达Kalina平台打造,将在俄罗斯莫斯科的伏尔加汽车公司生产。由于与伏尔加汽车的拉达Kalina共享制动、燃料供给、转向系统等大部分零部件,在极度成本压缩和规模化的前提下,这款新车将重新树立超级廉价小车的标杆。
据悉,达特桑首款新车将于2014年上市。
日产复活达特桑品牌
其实日产在中国前年就已经推出低价格的新阳光车型,小型车平台拉长轴距和车身的新阳光,售价相对便宜,今年1-11月累计销量已达128691辆,由于用料和成本更低,也能保证一定利润空间,当销量突破大幅上升时,新阳光累计利润相当丰厚。
据了解,1931年,日本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户口铸造公司收购了DAT汽车公司,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达特桑公司。1934年6月,达特桑公司更名为“日产汽车公司”,直至1983年,达特桑品牌正式停用,相关车型并入日产汽车。
据日产的计划,达特桑新车的排量为0.8至1.0升区间内,将包括乘用车与卡车,首先于2014年在印度、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地区制造并销售,并将每年推出两款车型,年销售目标为30万辆,到2017年,达特桑在这几个新兴国家要达到日产销量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日产汽车CEO戈恩表示,达特桑从新兴市场入手,最后扩展到其它高增长市场,成为一个能提供满足每个市场顾客需求,符合产品定制规则的产品的全球性品牌,其主要锁定新兴市场的年轻人。但是,达特桑品牌不会在日本、西欧和美国成熟市场销售。
大众推廉价车新品牌
目前大众正计划在中国市场生产小型车,他们希望针对中国、南美和印度的小型车能够复制桑塔纳进入中国时的成功。虽然这与中国消费者喜欢奢侈车型的想法有些出入,但是却符合中国政府希望发展节能环保车型的初衷。在中国有超过100个城市的人口达到了500万,因此紧凑车型是城市生活的最佳选择。对于大众来说,有了这样的背景,复制当年的成功就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在全球市场攻势不断的大众汽车,逐步完成中高低端车型布局后,开始回头抢占廉价车市场。大众汽车负责研发的董事会成员乌尔里奇•哈肯伯格透露,大众正计划向新兴市场推出新品牌,以向市场提供廉价车型,售价在5000至7000欧元之间,按照目前的汇率,折合约4.10万至5.75万人民币。该系列廉价车或许不会悬挂大众标,而是建立全新品牌。
2012年前11月大众全球销量829万辆,已经和2011年全年836.1万辆相差无几,其中大众汽车在华总销量为253万辆(不包含香港),占据全球近1/3的市场份额。旗下在华的两家合资企业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的旗下多款车型销量异常出色,包括新帕萨特、途观、朗逸、途安、新宝来等。
西亚特Toledo
为了进一步巩固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从国外媒体获悉,大众决定针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创立新品牌,推出售价低于全新桑塔纳的廉价车型,新车的基准价格将在5,000欧元左右。
欧洲最大汽车专业媒体《车评-汽车博览》采访大众董事会成员获悉,大众将为新兴市场开发一系列低成本车型,价格范围在5,000到7,000欧元不等(按最新汇率合人民币41,591至58,367元),但新车将不再以大众品牌销售,而是另属于新品牌。
大众计划在中国市场推出一款高性价比车型,其规格将和西亚特Toledo车型相当(西亚特Toledo基于第六代捷达平台开发,与斯柯达Rapid(晶锐三厢)属于姐妹车型),为了确保内部空间较大,车体样式可能接近面包车;不过目前尚未确定该车是否将由中国的合作伙伴企业生产。而在印度市场,大众将生产Vento(第三代捷达)车型和本土化的Polo车型,造价只有7,000欧元。
斯柯达Rapid(晶锐三厢)
据悉,在印度大众正生产捷达和本土化的Polo,价格只有7,000欧元。而在中国计划投产一款价格更为低廉的车型,大小接近西亚特Toledo。当然产品导入初期价格可以更加优惠以吸引消费者。”
开发价格区间5,000到7,000欧元的车辆颇具挑战性,这些新车将不再以大众品牌销售,而是以自己的品牌进入市场。关于是否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生产廉价品牌新车,大众指出:“目前仍处于开放状态,我们必须谨慎处理。因为尽管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但有一点仍需明确,这样的廉价车可能因为规格太小而遭到失败。”在其看来新车成本虽低,但规格不可过小,“有可能会采用面包车的车体设计,以获得宽敞的内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