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为何要俯身向下推出廉价车
多家跨国车企均要下探身躯,抢占低端市场,其背后的如意算盘是怎么打的呢?是什么样的利益促使他们开始将触角伸至这个领域?这无疑,背后是有着巨大的市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印度、巴西等这些新兴国家,高性价比的廉价车型有着巨大的需求。
其实,在大众、日产宣布开发廉价车型之前,通用、标致等车企便十分重视廉价小型车的发展。其中,标致已经宣布推出标致208,与标致207相比,208的身材更小、价格更低,主要针对新兴市场。
去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的销量成功超越了丰田,达到了800多万辆,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汽车制造。但是,从其产品布局来看,基本没有低端车型,以中国市场为例,大众在A0级市场,只有POLO、捷达、晶锐等几款车型,其价格为8万元起。反观,通用的微型车则为贡献超过100万辆的销量。如果将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排除,通用在全球的销量其实少于大众。
“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低价车市场实际上是部分跨国车企的救命稻草。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目前还不是很高,但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于是,跨国车企先后把角逐焦点瞄准了新兴国家。对于新兴国家而言,汽车价格越低就越有吸引力。”知名汽车分析师向寒松对本报表示,为新兴市场打造专属车型,成为诸多汽车厂商增加销量,以及获取利润的重要途径。从企业角度来说,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跨国车企纷纷面向中国等新兴市场开发廉价车型,是出于商业考虑,低价格的小型车是拓宽市场和增加销售量的利器。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也对本报表示,这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新兴国家发展迅猛,消费能力逐渐增加,消费需求也快速增长,这对跨国车企而言,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再者,跨国车企面临着碳排放的降低压力,如果碳排放超标,这些车企将要接受巨额罚款。在这种情况下,推出和强化小排量车的产销是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