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国内乘用车“大洗牌”时代还未到来

时间:2006-12-8 10:46:24  来源:中国汽车报

  近年来,我国乘用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车价不断走低,以各种名目展开的优惠促销活动接连不断。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目前国内汽车降价促销作用似乎也已经越来越弱。随着钢材、橡胶等汽车产业上游产品的涨价,汽车生产成本也将大幅增加。于是,巨大的全方位削减成本的压力摆在汽车制造企业面前。此时,从业内传来这样的声音:价格下降的连锁反应不是哪个车型受益,而是价格区间的整体下移。目前汽车企业打价格战已经没有多少胜算,未来两三年将是国内汽车市场优胜劣汰的高峰期,我国汽车产业正在进入“全面洗牌”时代。

  然而,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却让人不得不对此表示怀疑,“洗牌”时代果真来得如此之快吗?

  “蛋糕”还在增大

  年初,汽车业界很多专家都预测,在出现多次“井喷”之后,今年我国汽车市场将会呈现平稳、小幅增长,增长幅度在15%左右。而事实上,今年我国汽车市场尤其是乘用车市场高度增长的态势让许多业内人士大跌眼镜。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589.11万辆和576.5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56%和25.69%。按此进度,今年全年汽车产销可望双超700万辆。其中,前10个月我国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303.85万辆,同比增长达39.96%。

  “中国未来三年还是增量市场。‘蛋糕’还在增大,这个市场离饱和还有很大距离。目前的竞争主要是争夺增量市场,以拓展市场为主。等到‘蛋糕’没得分的时候,才会相互挤压。”一位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

  “蛋糕”究竟有多大尚未得知。而根据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全球汽车行业财务回顾》报告,今后4年中,在全球几个成熟的汽车市场继续增长的同时,最大的突破性增长将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这4个新兴经济国家,他们将占全球轻型汽车产量预计总增长的40%以上,并占该行业全球预计产能增长的52%。报告指出,在4个新兴经济国家之中,中国无疑占据着中央舞台。

  “目前需求和供应已经‘碰面’,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乘用车的价格有所下降,国内用车环境也在逐步改善,这些都将促进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汽车社会’离我们不远了。”一位产业经济学专家告诉记者,“汽车市场还将发展壮大,随着国家对民营、外资等的逐步放开,竞争将会日益激烈。优胜劣汰是必然的趋势,但是说两三年就步入高峰为时尚早。毕竟,目前的市场竞争环境并不十分恶劣。”

  竞争“味儿”还不够浓

  “虽说企业之间的优胜劣汰还早了些,但产品之间的更新换代已经到达高潮。”有专家指出,微型车、小型车、经济型车、中高级车、豪华车、超豪华车……随着市场的逐步细分,产品之间的竞争逐渐加速。为了淡化市场的降价色彩,在竞争中吸引更多目光,各大厂家纷纷推出新款车型以取悦消费者。“在产品更新换代中分得自己的一份市场,不管是大是小,总还饿不死,即使一些产品被市场淘汰,新产品随即就会推出。”

  此外,汽车产业在经过几年的井喷式增长后,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几个汽车消费大城市增长呈现乏力局面,这些大城市在道路交通等方面越来越不堪重负,家庭轿车的消费欲望明显减弱。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城市的汽车购买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于是,不少企业又将竞争重点转向区域市场。

  “中国汽车竞争才开始有一些‘味’来,但还不够充分。区域细分市场的潜力还很大。即使是小企业,也可以不进入主流,单在某一定区域发展也可以。除非市场基本都饱和,否则要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优胜劣汰还做不到。”国内一家汽车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如是说。

  阻碍因素不少

  “优胜劣汰实际上最终就是要实现产业整合,兼并重组。但对于我们的实际情况,大企业之间融合比较困难。中国合资公司多,牵涉的利益复杂,要兼并很难。”专家告诉记者,对于很多跨国公司来说,中国是“救命稻草”,即使业务趋于下降,企业也不会舍得把自己“卖出去”,因为从国际战略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市场地位越来越高,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市场。

  “对于企业来说,优势不能互补就不会发生兼并重组。企业投资利益不同,联合起来很难。除非竞争到非常激烈的程度,自然而然被市场淘汰。”一家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

  除此之外,地方保护主义也是阻碍因素之一。有专家指出,地方壁垒的因素根深蒂固,两三年不可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汽车工业若要在两三年内达到优胜劣汰的高峰还不现实。

  “现在企业虽多,日子大都过得还不错,什么时候市场增长还不到5%,‘洗牌’时代就真的来了。”这位专家笑言。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降价促销新产品拉动车市 9月乘用车销量增两成

    2006年10月23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与8月份相比9月份乘用车销量增长了20.58%,同比增长28.69%,共销售347880辆,创下了今年前9个月的第二个销售高峰,仅次于4月…
  • 发改委价监中心:乘用车价格仍可能下降

    2006年9月21日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程晓东最新完成的报告预计,后期汽车价格尤其是国产乘用车价格仍存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汽车市场价格的监测表…
  • 全国乘用车8月销售回暖 统计数据显示回升一成

    2006年9月8日
    本报讯 (记者鄂佳)今年5月开始疲软的乘用车销售态势出现回暖趋势。昨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8月全国乘用车共销售37.80万辆,比上月增长13.…
  • 乘用车SUV和微型市场快速萎缩销量减半

    2006年8月8日
    SUV和微型客车销量下降迅速,全国乘用车联系会议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SUV市场销量持续下跌,今年和明年上半年SUV市场的负增长基本大局已定。在微型车市…
为你推荐
  • 6月SUV终端销量榜 宋PLUS亚军 星越L第三

    6月SUV终端销量榜 宋PLUS亚军 星越L第三

    2025年7月4日
     【2025年6月SUV终端销量排行榜】近日,基于新车上险量的2025年6月SUV终端销量出炉,国内SUV市场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数据显示,6月份(6月2日至6月29…
  • 大增24.3%!长城皮卡上半年海外销量超3万辆

    大增24.3%!长城皮卡上半年海外销量超3万辆

    2025年7月4日
     年方三十五,长城再出发!从1996年第一台长城皮卡迪尔下线,到1998年拉开中国汽车进军海外序幕,再到今天多品牌、全矩阵产品远销全球,长城汽车以皮…
  • 长安汽车1-6月销量135.5万辆 新能源45万辆

    长安汽车1-6月销量135.5万辆 新能源45万辆

    2025年7月3日
     近日,长安汽车交出2025年上半年亮眼成绩单,半年累计销量高达135.5万辆,刷新近8年销售纪录,充分彰显出央企在汽车行业的强劲实力。值得关注的是,…
  • 沃尔沃6月在华销量13537辆 上半年70298辆

    沃尔沃6月在华销量13537辆 上半年70298辆

    2025年7月3日
     近日,沃尔沃汽车公布了令人瞩目的6月销量成绩单,在中国大陆市场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共售出13537辆新车,环比增长12.7%,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 6月SUV终端销量榜 宋PLUS亚军 星越L第三

    6月SUV终端销量榜 宋PLUS亚军 星越L第三

    2025年7月4日
     【2025年6月SUV终端销量排行榜】近日,基于新车上险量的2025年6月SUV终端销量出炉,国内SUV市场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数据显示,6月份(6月2日至6月29…
  • 2025年6月MPV终端销量排行榜 丰田赛那夺冠

    2025年6月MPV终端销量排行榜 丰田赛那夺冠

    2025年7月3日
     【2025年6月MPV终端销量排行榜】日前,基于新车上险量的国内MPV终端销量出炉。数据显示,2025年6月(统计期间为6月2日至6月29日)国内MPV车型终端销…
  • 6月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 31款轿车破万辆

    6月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 31款轿车破万辆

    2025年7月2日
     【2025年6月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近日,基于新车上险量的最新轿车终端销量数据出炉。数据显示,2025年6月(统计日期为6月2日至6月29日,仅供参考)终…
  • 6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榜:零跑夺新势力销冠

    6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榜:零跑夺新势力销冠

    2025年7月2日
     2025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数据揭晓,比亚迪以绝对优势领跑,头部车企格局初显,新势力与传统车企分庭抗礼,市场竞争呈现多元分化态势,为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