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油价国际接轨的三大误区

时间:2006-11-11 10:40:19  来源:中国工商时报

 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11月6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回落一致,美国汽油价格降至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普通铅汽油平均价格为每加仑2.20美,比8月份超过3美元/加仑的价格水平回落近三成。然而,仍然处在历史高位的我国国内成品油价迟迟未作调整,油价只涨不跌。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为此提出了成品油直接与国际接轨,取代以往参照国际原油价格间接接轨的“新思路”。

  该“新思路”的主要意思是,目前国内油价与新加坡燃油市场的价格仍有差距,不宜下调,反应上涨。但笔者认为,主管部门对油价改革的认识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误区。

  新加坡燃油市场价格被高估

  被一些人捧为圣经的新加坡燃油市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市场?我国成品油价是否要与其直接接轨呢?

  首先,从投机性来看。新加坡燃料油市场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既传统现货市场、普氏(PLATTS)公开市场和纸货市场。目前新加坡燃料油纸货市场的市场规模大约是现货市场的3倍以上,每年成交1亿吨左右,其中80%左右是投机交易,20%左右是保值交易。该市场有过度投机的嫌疑。

  目前普氏(PLATTS)公开市场每年的交易量大约在600万-1000万吨左右。由于过度投机,这一价格可能并不能算作公允定价。

  其次,从国内机构参与程度来看。有关统计显示,国内企业的交易量已占新加坡纸货市场的1/3以上份额。目前,我国南方地区的油贸易商为了实现稳健的国际采购,大多委托境外代理商进行新加坡燃料油纸货交易。

  尽管确属市场需求,但由于这类交易受到国家政策限制,还处于灰色地带。除极少数具有合法资质的大公司外,大多是在幕后通过不同方式委托代理商转手操作,很多时候甚至要购买黑市外汇进行交易。显然,不仅参加交易的贸易商多在国家正规监管之外,其合法性应受质疑,而且交易的公开性和交易信息获取的平等性得不到保证,因而总体上保值效果不佳。

  第三,我国的主要产油区均在北方和西部地区。远离产油区的南方成本明显高于国内平均水平,这也是其转向新加坡采购原油的一个原因。再考虑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我国南方石油贸易商作为主要参与方制定的该市场燃油价格肯定是偏高的,而非法交易的价格显然是不够公允的,我国成品油价格直接与其接轨显然是不合适的。

  即便新加坡燃油价格形成机制没问题,我们的成品油价格直接与其接轨也值得商榷。毕竟,我们不是一个单纯的石油进口国,忽略了国内原油生产存在超额垄断利润这一基本事实。

  中国油价已经和美国接轨

  油价低于国际市场价就应该上涨,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伪命题。影响油价水平的因素是复杂的,世界各国国内成品油价格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轨道可接,油价差别巨大。

  以今年5月为例,世界第五大石油出口国委内瑞拉汽油价格全球最低,每升汽油的价格仅为3.2美分至4.5美分。继委内瑞拉之后是尼日利亚(每升0.1美元),埃及(每升0.17美元)、科威特(每升0.21美元)和沙特阿拉伯(每升0.24美元)。

  另一方面,荷兰是世界上汽油价格最高的国家,每升汽油的价格为1.75美元,然后依次是挪威(每升1.69美元)、意大利(每升1.61美元)、丹麦(每升1.6美元)和比利时(每升1.59美元)。

  而美国普通汽油的价格为每加仑2.86美元,相当于约每升0.75美元,北京的汽油价约为5元/升,折合0.62美元/升。这些油价高企的国家均为经济发达国家,是高福利国家,人均收入也很高,汽油消费在其总支出中的比例很低。

  可以看出,汽油价最高的荷兰是最低的委内瑞拉的约50倍,沙特的7倍,美国的2倍多,差异性显著。位于油价最低廉行列的国家均为石油输出大国,是经济上主要依赖石油美元的发展中国家。那么,世界最大的产油国沙特的油价为什么比委内瑞拉高出7倍呢?除了沙特的炼油成本较高外,委内瑞拉特殊的国内政策是主因。

  加上燃油税和其他费用,我们的油价已经接近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美国的油价水平(按美国上周最新的汽油价每加仑2.2美元计算,其价格已低于我国目前零售价)。我国油价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显然是过高了。

  “转移了”的石油暴利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油价定位还要看生产企业的盈利水平。

  以2005年年报为例,中石油的利润率高达26.2%,而著名的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的利润率只有10.6%。很明显,造成两者差异的主因并非成本控制或技术先进等因素,而是国内石油企业的低税赋,欧美石油公司的高税赋。在资源税方面,中国公司只有不到海外同行的1/10。

  那么,国内石油企业以炼油业亏损要求涨价是否合理呢?中石油、中石化都是集勘探、开采、炼油、销售于一体的公司,各业务板块间可以交叉补贴。

  从成品油来看,其价格国内确实低于国外,但原油价格国内却高于国外。比如,今年8月份进口原油的到岸价折合人民币约4133元/吨,国内大庆原油价格则高达4493元/吨。也就是说,石油公司将本来由炼油厂获得的利润转移到了大庆油田这样的原油开采企业和加油站等销售企业。个别环节的报表性亏损很难掩饰整个行业的高额垄断利润。在垄断行业,其产品和服务缺乏竞争压力,只有上涨的动力,没有下调价格以争夺市场份额的压力。

  中石油自上市以来,股价上涨已超过5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其盈利水平过高。而油价改革的主导者,应从国情出发,统筹兼顾制定合理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以平衡石油生产和消费两大阵营的利益。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全球油价下跌 美国三汽车巨头10月销量大增

    2006年11月3日
    本报综合报道 由于油价下跌,卡车和SUV的销量随之上升,美国市场上三大汽车巨头10月份销量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根据美国汽车数据调查公司日前公布的10…
  • 国际油价下滑 中国9月原油进口创纪录

    2006年10月31日
    中国海关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份进口原油同比大增24%,至1346万吨,创下单月进口最高纪录,而同期原油出口则同比大跌76.4%,至12.5184万吨。此数据…
  • 国内油价仍在观望 降价已成为大势所趋

    2006年10月9日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 和诸多商人一样,中国民间热盼国内成品油价格跟跌国际市场,但迄今没有如愿。  10月5日,据知情人士透露,“发改委希望在国际原油…
  • 中国油价还在观望 价格下调已成大势所趋

    2006年10月8日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黄杰   和诸多商人一样,中国民间热盼国内成品油价格跟跌国际市场,但答案迄今没有出现。  9月25日,本报独家披露国内成品…
为你推荐
  • 6月SUV终端销量榜 宋PLUS亚军 星越L第三

    6月SUV终端销量榜 宋PLUS亚军 星越L第三

    2025年7月4日
     【2025年6月SUV终端销量排行榜】近日,基于新车上险量的2025年6月SUV终端销量出炉,国内SUV市场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数据显示,6月份(6月2日至6月29…
  • 大增24.3%!长城皮卡上半年海外销量超3万辆

    大增24.3%!长城皮卡上半年海外销量超3万辆

    2025年7月4日
     年方三十五,长城再出发!从1996年第一台长城皮卡迪尔下线,到1998年拉开中国汽车进军海外序幕,再到今天多品牌、全矩阵产品远销全球,长城汽车以皮…
  • 长安汽车1-6月销量135.5万辆 新能源45万辆

    长安汽车1-6月销量135.5万辆 新能源45万辆

    2025年7月3日
     近日,长安汽车交出2025年上半年亮眼成绩单,半年累计销量高达135.5万辆,刷新近8年销售纪录,充分彰显出央企在汽车行业的强劲实力。值得关注的是,…
  • 沃尔沃6月在华销量13537辆 上半年70298辆

    沃尔沃6月在华销量13537辆 上半年70298辆

    2025年7月3日
     近日,沃尔沃汽车公布了令人瞩目的6月销量成绩单,在中国大陆市场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共售出13537辆新车,环比增长12.7%,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 6月SUV终端销量榜 宋PLUS亚军 星越L第三

    6月SUV终端销量榜 宋PLUS亚军 星越L第三

    2025年7月4日
     【2025年6月SUV终端销量排行榜】近日,基于新车上险量的2025年6月SUV终端销量出炉,国内SUV市场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数据显示,6月份(6月2日至6月29…
  • 2025年6月MPV终端销量排行榜 丰田赛那夺冠

    2025年6月MPV终端销量排行榜 丰田赛那夺冠

    2025年7月3日
     【2025年6月MPV终端销量排行榜】日前,基于新车上险量的国内MPV终端销量出炉。数据显示,2025年6月(统计期间为6月2日至6月29日)国内MPV车型终端销…
  • 6月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 31款轿车破万辆

    6月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 31款轿车破万辆

    2025年7月2日
     【2025年6月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近日,基于新车上险量的最新轿车终端销量数据出炉。数据显示,2025年6月(统计日期为6月2日至6月29日,仅供参考)终…
  • 6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榜:零跑夺新势力销冠

    6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榜:零跑夺新势力销冠

    2025年7月2日
     2025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数据揭晓,比亚迪以绝对优势领跑,头部车企格局初显,新势力与传统车企分庭抗礼,市场竞争呈现多元分化态势,为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