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读者可能还记得,半个月前的7月7日,快报刊登过一则《打火机放在车子仪表盘上爆了!司机炸伤眼睛瞳孔散大》的报道,说的是7月6日上午,家住留下的葛先生开车出门,车子发动前,点了一根烟,随手把打火机放在仪表盘上。车子开到亲亲家园附近,打火机突然“砰”的爆炸了。葛先生下意识踩了急刹车,闭上眼睛一躲,但右眼还是被炸到了。
接诊的同德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葛先生上眼睑破了,结膜混浊且充血,角膜上皮大部分已经脱落,且混浊,隐约可见瞳孔散大至7mm(正常人为3mm以下);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
昨天,省立同德医院眼科主任吕颂谊说,葛先生右眼情况并不乐观,出现了虹膜根部离断,需要手术治疗。但因为葛先生后来转院了,所以后续治疗情况不清楚。
“虹膜根部离断是指,虹膜与睫状体连接处断裂,即使做了手术,今后的视力也会受影响,并且容易引起青光眼等并发症。”吕主任说。
炸伤葛先生的是最普通的一次性塑料打火机,而7月6日当天,杭州的最高温度是36℃。
在经历了一周的凉爽天气后,杭州又将迎来36℃的高温天气。
一次性塑料打火机真的这么容易爆炸吗?在多高的温度下,持续暴晒多长时间会发生爆炸?威力有多大?前天下午,快报《好奇实验室》做了一次打火机爆炸实验。
今晚9:00,打开电视,锁定华数0频道,看《快报时间》好奇实验室的打火机爆炸测试。
开着空调行驶了仅10分钟
仪表盘上的塑料打火机就炸了
前天下午1:30,我们开车前往实验地点——杭州嘉光汽车维修有限公司的停车场。
途中,有二十多年驾龄的报社驾驶员姚师傅,一听说我们要去做打火机爆炸实验,连连摆手:“太危险了,你们人千万不要呆在车内。”
姚师傅说,十多年前,他亲身经历过一次打火机爆炸事故。
“也是七八月份,杭州最热的时候,天气预报说当天最高温度38℃,我当时开辆长安面包车,上车时随手把打火机放在仪表盘上。
“印象太深了。当时,我从皮市巷开到中河高架上,也就10分钟左右的工夫,打火机爆了。
“爆炸的声音很大,我完全没准备,可能是条件反射吧,本能地双手抱头,蹲了下去,但打火机碎片还是打到了我脸上,火辣辣的。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惊险,当时五六十码的速度肯定有的,双手脱开方向盘,还下意识地踩了刹车。幸好边上没车,如果按现在高架上的车流量,肯定是一起事故。”
姚师傅说,幸亏碎片没打到眼睛上,但脸上的炙痛感半个小时后才慢慢消退。
“当时我车内开着空调,虽然空调效果不太好,但车内温度肯定不到45℃。经过这次爆炸后,后来开车,我再也不敢把打火机放在车上了。”
终于找到了一辆报废车做实验
车窗玻璃上都贴有太阳膜
其实这个爆炸实验10多天前我们就想做了,但考虑到安全问题,迟迟不敢下手。主要是实验用车的安全问题。
同事们都说,这个实验太恐怖了,万一把车子炸坏了怎么办?搞得不好,还会烧起来。用私家车吧,谁也舍不得。用公家车吧,万一车子出了问题,谁也担不起这个责。
非常感谢杭州嘉光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在听说了我们的来意后,特地为快报《好奇实验室》找到了一辆15年车龄、已经报废的雪佛兰汽车,并同意将打火机爆炸实验地点放在他们公司的停车场内,而实验当天,他们还特地安排了安保人员和消防器材。
实验用的红色雪佛兰汽车车身完好,所有的车窗玻璃上都贴着太阳膜。
太阳在云层里“躲猫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