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汽车从业者,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都会观察一下当地的汽车,就能大概获知当地人民的喜好和生活习惯。都是每天代步的交通工具,放在不同国家就会有很大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猪肉在东北会做成汆白肉,在广东则会变成脆皮叉烧,本质一样口感却天渊之别。
中国消费者更喜欢三厢轿车和SUV车型,至于两厢车和旅行车则被人们扣以“无后”和“不正式”的大帽子,销量显然不及前两者。诚然,还是有那么一小撮人对旅行车情有独钟,但也并不能引起厂商的重视,很多旅行车都不引进天朝。但欧洲就不这样咯,旅行车的装载能力几乎与SUV一样,而且还比SUV更富驾驶乐趣且更省油,所以欧洲旅行车遍地跑。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车辆造型就明显是两厢车,那时候主要用在货物运输,而国人钟爱的三厢车出现的年代要比两厢车晚很多。
其实旅行车的起源在美国,并且是作为商用货车来使用的,想想在老电影中邮局运包裹的画面自行脑补。后来地广人稀的老美人民不用刻意控制车身尺寸,所以转而倾心更大更舒服的MPV了,但欧洲因为城市古老街道狭窄更适合两厢车和旅行车。
A6 Avent这种商务轿车加大屁股的旅行车造型会让国人难以接受,但看久了也会有种别样的美,平直的腰线承载了太多的意义。
这台BMW E46 Compact双门掀背造型是不是改变了国人对BMW的认知?不过这款车相比起旅行款来说在欧洲的销量并不好。
既然A6有旅行版,奔驰怎么会没有对应产品来狙击它呢?E级旅行版同样是欧洲人民的大爱。想想前段时间奔驰刚刚发布的E-Class Estate就知道奔驰有多么重视旅行车了。
B6 Passat是在国内被一汽生产称为迈腾的全球化车型,上汽帕萨特才是真正的天朝特供。这代迈腾旅行版的高性能版本被称为R36,也曾经是我梦寐以求的车型。
欧宝威达旅行版也是一个大众车型,但国人对于欧宝这个品牌的了解都很少,因为欧宝早已退出了中国市场。
这款BMW 220d也是全球车型,并不是纯正旅行车而是有些偏向于MPV车型,而且还搭载国内没有的柴油发动机。
在国内遍地都是的BMW 3系这里非常少见,唯一遇到的一辆BMW轿车还是4系 Gran Coupe。欧洲人民对于车辆的认知和喜好果然和天朝很不一样,难怪国内的BMW GT车型停产。
旅行车相比起三厢轿车来说空间更大,而且行李架上还能装载滑雪板和自行车等欧洲人喜爱的体育用具,在保证实用性的同时还更有驾驶乐趣更有范儿。其实国人对于旅行车也是有想法的,现在大众R36的二手车价格要比清库时全新车的价格更高,而且RS6 Avent的火爆也不是没理由的,人们的喜好也需要发展需要转变,不是么?
说到道路和停车位的问题,欧洲很多城市都是在古老建筑的基础上扩建而来,老城区依旧保持着石板路和古建筑的原貌,几百年历史的城堡随处可见。停车位的紧张和道路资源紧缺,欧洲人倾心于更方便小巧的两厢车和旅行车来代步,与国人有大买大的喜好正相反。国内并不常见的两厢车在欧洲遍地都是,稍微大一点的车一定是带着尾厢的旅行版,三厢车才叫一个稀少。
菲亚特500曾经被我一个同事称为“意大利奥拓”。略显调侃的称呼的确表达出了菲亚特500在意大利的普及程度,即便是阿巴斯的高性能版车型都能在度假小镇当中不起眼的停车场捕获。
很可惜的是我一直无缘感受一下这高性能菲亚特的驾驶感受,不过根据我的经验脑补一下应该差不了,要不然怎么能被称为钢炮呢!
敞篷版的菲亚特500也不少见,左右两侧全部都是两厢车。
这台偏MPV车型的雪铁龙是什么型号?
雷诺TWIZY纯电动车出现在米兰街头并没有任何违和感,反而和古老狭窄的街道搭配得当。
TWIZY的车门或许称之为防撞梁更合适,半封闭的设计让它更有特色,还是向上开启的剪刀门啊!
电动代步车不需要复杂的功能,一个方向盘两个拨杆三个按键组成了全部内饰,简单直接。
由于电动机后置侵占了车内空间,后座虽然能乘坐但只能短途应急,不过雷诺还是为后座装配了安全带。
雷诺TWIZY电动车的设计初衷就是市内代步,并且开放式座舱设计也不能遮风挡雨,不过天气好的时候兜风却能享受敞篷车一样的效果。TWIZY搭载了一个容量为6.1kWh的锂离子电池,完全充满仅需3.5h。驱动电机功率为13kW(17Ps),最大扭矩57Nm,能让它达到80km/h的最高车速,满电状态续航里程能达到100km。不过我认为雷诺TWIZY并不适合中国市场,因为它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真的比不过天朝独有的“老年代步/观光车”。
最后来看一辆米兰警方配备的Jeep自由侠,本来小巧且呆萌的自由侠配上蓝白涂装更有一种萌感。小型SUV的车身尺寸很适合米兰街头狭窄的街道,并且通过性和承载空间都能满足警方的需求。
欧洲汽车的普及率要比天朝要高,小型车是人们的首选车型。低油耗、高灵活性和刚好够用的车内空间就是人们选择小车的理由。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喜好,这的确很难跟对方解释明白,不过能够了解一下就够了。
在买车的理念上,国人依旧遵循着有大买大的基本宗旨,在自己钱包能承受的范围之内选择座位最多轴距最长的那款,当然离地间隙要是能更高就好了。可是随着这几年车辆爆炸式的增长,国人也开始考虑小型两厢车,神车高尔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过双门跑车这种年轻人挥洒荷尔蒙的利器还是不适合大多数消费者。因为花6、70万买一辆双门跑车还不如买一辆奥迪A6,加点钱或许能买一辆陆地巡洋舰了。
911 Turbo S在国内非常罕见,而且这还是一台敞篷版。我之前在《享受驾驶》栏目中测试过非S版本的911 Turbo,所有方面的表现都出色地让人惊讶!
代号为996的911 Turbo与前方那辆981 Cayman遥相呼应,德国人民对保时捷的钟爱明显比其他品牌多嘛!
法兰克福街头的964 911 Carrera,经典永远不会过时。
这款菲亚特 Coupe也曾经引入过国内,不过数量稀少非常罕见。
991.1代的911 Carrera 4S还搭载的是3.8L H6水平对置自然吸气发动机,在改款之后全部换装了3.0L涡轮增压的机器,不过我还是觉得自然吸气发动机更具魅力,涡轮增压发动机没法取代。
街道上的跑车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而且因为欧洲法规允许老车继续行驶,所以那些经典车型依旧能依旧矫健地在路上飞驰,但国内...... 呵呵。还记得在德国时有一天晚上我出去散步,偶然发现了一家车行,虽然面积不大但里面的车着实让我震惊了。
左侧蓝色的911还算常见的话,那么红色的捷豹E-type可就真心少见了。而后面那辆黄色的车能够根据墙上的倒影判断出是一辆兰博基尼蝙蝠。
黑色的保时捷Carrera GT实在是非常难得,每每看到它我都想起保罗·沃克然后黯然一阵。蓝色的敞篷跑车是BMW Z8,定位为豪华敞篷跑车,但销量不佳早早停产。
最左侧的柯尼塞格CCX吸引了我的目光,在我还没有赞叹过瘾的时候又看到了那双银色的翅膀,奔驰300 SL是鸥翼门的鼻祖,SLS 63AMG的鸥翼门就是在向它致敬。
一个小车行都能拥有如此数量和质量的经典车,这让我这个车迷欣赏得流连忘返。不过国内的某些地方也肯定会有这些级别的超级跑车,但能够一同出现的几率肯定不会大。看完了经典车,再来看看几款独具特色的老车。
隐藏在意大利小镇当中的路虎卫士,载满雪具正值壮年。可这要在中国是不是要半年一验车啊?
劳斯莱斯银刺,车辆外观特别整洁,看不到岁月的痕迹。可能是因为劳斯莱斯的品质优秀,耐久度出色,更因为欧洲的法规给了老车们一个宽容的环境。
编辑点评:几趟欧洲之旅让我对欧洲的那些车们有了个初步了解,这里微型车遍地跑,稍微大一点的三厢车一定是有着大屁股的旅行车。欧洲人的思维方式和喜好与国人大相径庭,没有谁好谁坏,实际国情和用车环境决定了一切。我真心希望中国能再完善一下相关法律,不要一刀切地淘汰所有的老车经典车,因为想要发展汽车文化就一定要宽容地对待每一辆车。尊重历史才能积累文化,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