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胡茂元升职 上汽整车与零部件业务裂变

时间:2006-8-8 10:30:30  来源:京华时报

  随着上汽整体上市的推进,上汽业务调整迅速展开。昨天,上海汽车集团股份公司宣布,公司高层人事进行集体调整,胡茂对上汽内部进行收权,上汽股份总裁陈虹权力被削弱,集团整车和零部件业务分离。

  高层人事调整

  这是近年来上海汽车行业少见的集体高层人事调整。上汽股份昨天宣布,胡茂元已被任命为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仍任上汽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在新的人事任命中,1961年出生的陈虹除了担任原职,还担任上汽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原上汽股份副总裁沈建华的新职务是上汽集团总裁、党委副书记。“公司已经把政府的任命文件公布出来,这些消息已经确认。”上汽公关部白玫表示。

  8月2日下午,上海市委组织部长、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姜斯宪出席上汽集团和上汽股份干部大会,宣布上汽集团、上汽股份领导班子调整情况。

  调整后,胡茂元任上汽集团和上汽股份董事长,成为上汽一把手。陈虹任上汽股份总裁、上汽集团副董事长,成为二把手。沈建华接替胡茂元成为上汽集团新总裁,列上汽第三把手。

  “目前班子调整虽然已经宣布,但各副总裁分管方向调整还没最后确定。”上汽股份副总裁肖国普告诉记者。在此之前,副总裁陈志鑫主管上海大众,肖国普主管市场,沈建华主管汽车零部件,汪大总主管技术。

  业务一分为二

  高层人事调整的背后,是上汽将业务一分为二。2004年,为了推动上汽整体上市,上汽集团实施改制重组,将与汽车主业有关的资产作为出资发起设立上汽股份,上汽集团将其整车生产、零部件企业、自主品牌、汽车服务与贸易四大核心资产注入上汽股份,上汽股份拥有了包括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海汇众、A股上市公司“上海汽车”、上汽集团销售总公司等汽车及其相关产业。上汽集团则空壳化,只剩下部分非核心业务等,这种情况在上海汽车(600104)定向增发后发生变化。

  7月12日,上海汽车宣布向大股东上汽股份定向增发购买200亿资产,包括上汽股份持有的整车企业股权、关键零部件企业股权以及与汽车产业密切相关的金融企业股权。同时剔除非关键零部件业务,价值200亿元。

  “目前还没公告购买和剔除哪些企业,估计是购买上海通用等合资企业股权和财务公司,剔除上海小系车灯企业。”西南证券资深汽车分析师董建华表示。

  值得玩味的是,上海汽车剔除的非关键零部件业务按计划不进入上汽股份,而是与上汽股份非关键零部件业务一起进入上汽集团,这意味着上汽集团的资产和业务范围一夜间放大了不少。那么,谁来管这块业务,这块业务在集团处于什么战略地位?随着上海方面任命的变化,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今后,沈总负责集团非关键零部件业务。”上汽股份副总裁肖国普昨天下午证实。他所说的沈总正是原上汽股份副总裁沈建华,调整后,他的新职务是上汽集团总裁。在上汽股份时,沈建华掌管零部件业务,调整以后,部分零部件业务脱离陈虹管辖,沈建华自己负责。“这意味着上汽辖下业务分为泾渭分明的两部分,一部分是整车+关键零部件,将来全部装入上市公司;另一部分是非关键零部件和其他资产。”熟知上海汽车行业的人士这样分析。

  胡茂元收权

  非关键零部件业务独立出上汽股份后,上汽集团旗下不再只有上汽股份。也就是说,胡茂元辖下除了有上汽股份陈虹,还有上汽集团新总裁沈建华。

  “未来在上汽内部,陈虹和沈建华地位将并列,而且都在胡茂元下面。”某证券公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认为,这显然是胡茂元最愿意见到的状况。

  现年55岁的胡茂元从1983年开始担任上海拖拉机工厂的总经理,之后他被提升为上海汽车工业公司的副总裁。1999年起,胡茂元担任上汽集团总裁。

  然而,2004年为了整体上市而设立上汽股份后,上汽集团的几乎所有业务都装到了上汽股份旗下,上汽集团按照安排,几乎空壳化。董事长胡茂元虽然也兼任上汽股份董事长,但仍然无法过多涉足公司运营大权,因为有个强硬派人物抓着大权,这个人就是陈虹。

  虽然比胡茂元小了10岁,陈虹资历却一点不浅。1995年,上汽集团与美国通用谈判合作,当时胡茂元是中方组长,陈虹则是副组长,1999年陈接替胡茂元执掌上海通用。2004年,陈虹成为上汽股份总裁,所有整车企业的大权均被其收入囊中。按照业界的说法,从2004年上汽股份成立以来,比陈虹高一级的胡茂元的地位一直微妙。

  而此次业务调整以及随之而来的人事调整,让这个局面有了松动。“成立另一块独立业务,并与上汽股份并列,又可以让其相互制衡,对于胡茂元权力集中有好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如此表示。显然,制衡的结果就是陈虹的权力削弱,胡茂元的影响加强,实现统管上汽上下的目的。

  西南证券董建华则认为,将整车和关键零部件装进上市公司,有加强上市公司业务以便未来再融资的目的,而剔除非关键零部件并独立运营的效果还难预测。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上汽新车3大悬念值得期待 11月份亮相

    2006年8月8日
    近日,频繁有上汽自主品牌定名“路晟”的消息见诸于媒体,并配有产品的图片、配置及价格范围等信息。为了确认这些消息的准确性,记者电话采访了上汽汽车市场…
  • 上汽汽车2200万美元购得ROVER品牌所有权

    2006年8月7日
    目前上汽汽车若要及时成功注册“罗孚”名称难度较大,而早在去年底就已注册下来的“路”字系商标很可能将是对应ROVER的中文名称  昨天,《第一财经日报》…
  • G上汽上半年净利润增14% 低于行业整体增幅

    2006年8月7日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G上汽,600104.SH)8 月4 日披露的2006年中报显示,今年1~6月,公司实现净利润5.41亿元,同比增长14.01%。但这远低于刚刚发布的汽车行业…
  • 上汽“罗孚75”定名路晟 车身轴距加长

    2006年8月5日
    图为Rover75  上汽、南汽争夺罗孚的硝烟尚未散去,双方却根据各自所获都将推出自己的新车型。近日,笔者得到了上汽在Rover75基础上自主研发的路晟轿车的相…
为你推荐
  • 6月SUV终端销量榜 宋PLUS亚军 星越L第三

    6月SUV终端销量榜 宋PLUS亚军 星越L第三

    2025年7月4日
     【2025年6月SUV终端销量排行榜】近日,基于新车上险量的2025年6月SUV终端销量出炉,国内SUV市场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数据显示,6月份(6月2日至6月29…
  • 大增24.3%!长城皮卡上半年海外销量超3万辆

    大增24.3%!长城皮卡上半年海外销量超3万辆

    2025年7月4日
     年方三十五,长城再出发!从1996年第一台长城皮卡迪尔下线,到1998年拉开中国汽车进军海外序幕,再到今天多品牌、全矩阵产品远销全球,长城汽车以皮…
  • 长安汽车1-6月销量135.5万辆 新能源45万辆

    长安汽车1-6月销量135.5万辆 新能源45万辆

    2025年7月3日
     近日,长安汽车交出2025年上半年亮眼成绩单,半年累计销量高达135.5万辆,刷新近8年销售纪录,充分彰显出央企在汽车行业的强劲实力。值得关注的是,…
  • 沃尔沃6月在华销量13537辆 上半年70298辆

    沃尔沃6月在华销量13537辆 上半年70298辆

    2025年7月3日
     近日,沃尔沃汽车公布了令人瞩目的6月销量成绩单,在中国大陆市场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共售出13537辆新车,环比增长12.7%,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 6月SUV终端销量榜 宋PLUS亚军 星越L第三

    6月SUV终端销量榜 宋PLUS亚军 星越L第三

    2025年7月4日
     【2025年6月SUV终端销量排行榜】近日,基于新车上险量的2025年6月SUV终端销量出炉,国内SUV市场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数据显示,6月份(6月2日至6月29…
  • 2025年6月MPV终端销量排行榜 丰田赛那夺冠

    2025年6月MPV终端销量排行榜 丰田赛那夺冠

    2025年7月3日
     【2025年6月MPV终端销量排行榜】日前,基于新车上险量的国内MPV终端销量出炉。数据显示,2025年6月(统计期间为6月2日至6月29日)国内MPV车型终端销…
  • 6月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 31款轿车破万辆

    6月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 31款轿车破万辆

    2025年7月2日
     【2025年6月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近日,基于新车上险量的最新轿车终端销量数据出炉。数据显示,2025年6月(统计日期为6月2日至6月29日,仅供参考)终…
  • 6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榜:零跑夺新势力销冠

    6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榜:零跑夺新势力销冠

    2025年7月2日
     2025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数据揭晓,比亚迪以绝对优势领跑,头部车企格局初显,新势力与传统车企分庭抗礼,市场竞争呈现多元分化态势,为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