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国车企德国“猎”员工 整合成未来重点

时间:2011-5-31 11:17:4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刘霞

  今年6月份从多特蒙德大学毕业的Markus(化名)正在为毕业之后的去向作准备,这位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硕连读生正在德国博世公司实习,“当我听身边的同学说一家中国的汽车企业正在亚琛工大招聘时,决定带着简历过去试试。”

  这个德国本地学生的举动给卢旸留下很深的印象,卢旸是北京奔驰人力资源总经理、北汽集团德国海外招聘团的核心成员之一,此去德国是为即将上马一系列新项目的北京奔驰招募高端人才。

  “北汽集团把这次招聘对象重点锁定为在德国就读的中国留学生以及在德国工作的华裔人才。但没想到也吸引了一批德国本土人才。”卢旸上周五对《第一财经日报》坦言,北汽的国际吸引力出乎意料。

  实际上,中国汽车市场稳坐全球“老大”的宝座之后,中国不仅成为跨国汽车巨头们投资的热土,对相关人才的吸引力也逐渐增强。

  但对于相对保守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能够将这些人才真正整合到企业中,并且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价值。

  中国车企的吸引力

  到全球汽车制造业最发达的德国招揽汽车人才,北汽集团事先做了细致的准备。

  首先在地点的选择上,主要集中在斯图加特、亚琛、慕尼黑三个地点。

  “亚琛是德国著名的亚琛工大所在地,校园人才优秀。而慕尼黑的大学,在工程、电子、机械等工科方面的综合排名靠前。”北汽集团人力资源总监高原,是此次北汽集团海外招聘工作的负责人,他介绍说。

  其次,为了保证招聘效果,北汽抛弃了传统国企的招聘方式,委托全德学生联合会、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学会等专业团体,利用这些机构的社会关系和影响力,提前两个月与目标人群点对点沟通,使签约率大幅提高。

  不仅如此,北汽集团还对赴德的招聘团队提出了职业化要求,比如统一着装,整个流程达到国际化公司运作水平。

  德国当地的中国留学生以及在德国工作的华裔人士是北汽招聘的主体,但也有10%是德国本土人才。“为了上马国产发动机项目,需要那些更熟悉德国企业文化,语言能力、技术能力更强的专业人才,北京奔驰已经从应聘者中物色了6名核心团队成员。”卢旸说。

  从集团整体的招聘效果来看,北汽方面收获颇丰,“面试了汽车、机械、材料等领域的342名专业人才,141名意向人员进行了深度洽谈,最终正式确认了39名人选。”高原透露。

  无独有偶,几乎与北汽海外招聘同一时间,国内另一家央企——东风汽车(4.47,-0.02,-0.45%)公司5月20日也在德国高科技企业云集的南方重镇慕尼黑举办了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恳谈会,吸引了在德国汽车相关行业工作的50多名华人专业人士参加。

  在谈到招聘海外人才与国内招聘最大的不同时,北汽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郑勇男表示,国外人才职业化跟国内不同,国内应聘者首先谈的是职位、薪酬等,但是德国应聘者谈得最多的并不是这些,他们往往更关心能得到怎样的发展空间。

  薪酬并不是吸引海外人才的主要方面,按照目前中德方面的薪资差异,德籍学生或者留学生,硕士毕业后,一年薪酬为3.8万~4.5万欧,但中国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的薪酬在国内显然达不到这一水平。

  “我们吸引这些海外人士的原因正是可以提供给他们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另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也吸引了国外的留学生和相关华人,再有一方面原因是认可北汽的公司文化。”高原分析道。

  汽车人才逆向流动

  北汽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是国内汽车行业人力资源匮乏的一个缩影。有数据显示,汽车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从2005年的167万人增长到2009年的216.5万人。但从目前产业发展情况看,仍难以满足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以此次北汽海外招聘为例,几乎涉及整车制造的所有岗位,包括整车性能、总装技术、机械设计、汽车电子、新能源电动,以及车辆工程、发动机、机械、焊接、车辆化工等专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人力资源专家尤嘉勋认为,国内在汽车研发、制造以及后续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上的专业人才均供不应求、缺口巨大是目前的现状。

  “汽车产业缺乏四类人才, 一是管理人才,尤其是既懂汽车技术又懂科研管理的技术领军人才。二是研发人才,尤其是交叉学科的高水平复合型研发人才。三是高素质的生产技能人才。四是缺乏服务人才,尤其是支撑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国际化人才。”尤嘉勋坦言。

  德国作为全球汽车工业的发源地,是汽车人才集中地。大约140万人在与汽车有关的配件供应业工作,另有约300万人从事汽车销售、修理保养和其他与汽车有关的服务,如果全部加起来,总人数达到500万。也就是说,德国每7个从业人员中就有1个与汽车业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汽车业本身,每年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达到140亿欧元,超过其他任何一个经济部门。每年汽车工业提交的专利申请超过3000项。

  中国汽车企业对德国人才自然心生向往,于是更多的国内车企将招贤纳士的目光放在德国注册留学的中国学生以及客座研究人员身上,目前这个群体的总数已超过3万人。

  “与海外人才交谈,跟他们谈得最多的是个人与应聘岗位契合度问题。而对于北汽来说,怎么给海外优秀人才设计个人发展的通道,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高原坦言。

  就在北汽大张旗鼓海外纳贤的同时,北汽内部正在发生外聘职业经理人离职等人事变动。而接近北汽的相关人士也曾向记者感叹,在北汽内部,海归派、外来派和本土派对于北汽未来发展的规划常有纷争,导致执行层面工作迟缓。

  国内的汽车企业中,出现上述现象并非北汽一家。因此,在中国汽车产业快速迈进的过程中,对于习惯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国有企业,如何将外来人才的能量最大化,已经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祭出五招 车企打响增长“保卫战”

    2011年5月28日
    本周,乘联会最新监测数据显示,5月前两旬乘用车厂家销量环比4月同期肯定是负增长,同比也是严重负增长。但由于日系厂家的日本本土的供应恢复快于预期,5月…
  • 一周内四大高管换职 车企高管变动频繁

    2011年5月23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随着汽车业竞争日见激烈,汽车职业经理人的人事变动正频繁上演。  上周,仅在一周时间内,汽车业出现多个…
  • 百分之三的想象空间 车企增“兵”MPV市场

    2011年5月14日
    随着今年前4个月的销量数据正式公布,业内人士对“市场转冷”的担忧变为了现实。但在市场一片“哀鸣”声中,多年来波澜不惊的MPV细分…
  • 车企利润狂飙 分红却如“葛朗台”

    2011年4月8日
    车企分红    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同时,汽车业的资本化也在提速进入“2.0时代”。4月6日,第一大汽车股上海汽车整体上…
为你推荐
  • 2025年4月MPV批发销量排行榜 比亚迪夏第二

    2025年4月MPV批发销量排行榜 比亚迪夏第二

    2025年5月25日
     【2025年4月MPV批发销量排行榜】在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MPV车型凭借其独特的多功能性和舒适性,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
  • 4月SUV批发销量排行榜,宋PLUS DM-i夺冠

    4月SUV批发销量排行榜,宋PLUS DM-i夺冠

    2025年5月25日
     【2025年4月SUV批发销量排行榜】今年4月份我国SUV市场销量相比上月有所下滑,但仍然高于去年同期。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4月SUV市场批发销量为113.9…
  • 性能过剩隐忧:速度狂欢下的安全暗礁

    性能过剩隐忧:速度狂欢下的安全暗礁

    2025年5月24日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零百加速成绩、峰值扭矩等动力性能指标成为各大车企营销的焦点,技术迭代下车辆性能不断突破极限。然而,当驾驶人员…
  • 5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第三周SUV终端销量排名

    5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第三周SUV终端销量排名

    2025年5月23日
     【5月第3周SUV终端销量排行榜】日前,基于新车上险量的5月第3周(5月12日至18日,2025年第20周)国内SUV终端销量揭晓。与上周相比,本周SUV销量有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