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主任:没有这回事情,胶农的干胶都已经卖完,没有游资囤货。
都市时报:在橡胶产业方面,政府有哪些政策进行扶持?面对胶价上涨及一些民营资本的进入,2007年毁林植胶现象会重新出现吗?
李主任:政府正在积极科学谋划西双版纳州橡胶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橡胶产业提升发展扶持政策。下一步将从优化基地建设、壮大龙头企业、强化科技支撑、完善服务体系、落实政策措施做起。
同时,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整合提升、转型升级”的思路,创新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并实施橡胶初加工厂和木材加工厂淘汰机制,建成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橡胶产品和橡胶木材精深加工企业。完善橡胶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成西双版纳州橡胶产品交易和仓储物流中心。严禁毁林植胶,实施非宜胶区退出计划,加大低产、低质胶园改造,加大环境友好型生态园试点工作力度,着力培育速生、高产、稳产生态胶园,加快优质天然橡胶基地建设步伐。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西双版纳就没有了生命力。面对新时期橡胶产业的发展,我们将采取行政手段、市场手段、法律手段进行管理。毁林植胶的现象不会再出现,也没有这个机会。当时我们依法处理了近千人,政府对全州森林已经实现遥感监控,如果发现将依法严肃处理。同时,各有关部门一直以来都在加大打击和巡查力度。
“生态资源补偿机制”
促产业升级
2月25日上午,西双版纳州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天然橡胶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获准通过,修订草案首次提出“建立生态资源补偿机制”。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该草案没有提出具体的补偿措施,谁来补偿,胶农还是胶厂?但是这一地方法规的出台将给橡胶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值得期待。
来自西双版纳州生物产业办的消息显示,2010年,西双版纳全州胶园面积407万亩,其中农垦系统胶园142.5万亩,其他(包括民营)264.5万亩。全年开割胶面积219.9万亩,其中农垦开割104.4万亩,民营开割115.5万亩。
全州干胶产量完成25.5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2%,同比增长7%,其中农垦完成10.48万吨,同比增长9.7%;民营完成15.02万吨,同比增长22.5%。橡胶综合产值达47亿,民营干胶产值突破30亿元,比2009年增长50%,为全州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2539元,比2009年增加118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