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做客城市管理广播《城市零距离》“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时透露,交通部门研究以家庭为单位来摇号购车,但有很多人提出反对意见,将进一步征求市民意见。另外,今年年内,三环路公交专用道将试点分段开通,京藏高速快速公交通勤走廊将于6月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购车摇号
以家庭为单位摇号或征民意
去年以来,本市小客车购车摇号已举行了16期,有市民提出,对于“久摇不中”的申请人应有优先照顾政策。
对此,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表示,目前摇号池内已有80多万人,摇号中签率上个月略有上升,估计最近基本会维持这个比例。去年至今的申请者共有110多万人,而指标仅有24万个,这就意味着大部分人还没有摇上号。
刘小明透露,对于“久摇不中”人群的照顾,交通部门一直在研究,但现在没有更优惠的条件。交通部门想以家庭为单位来摇号,作为应对长期不中签的优化、细化政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人提出反对意见,需要的话将进一步征求市民意见。
在今年的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王丽梅建议以家庭为单位摇号购车。昨天,王丽梅透露,交通部门在议案初步回复时表示,为最大程度满足市民“刚需”,政府部门此前已研究以家庭为单位摇号,目前仍在对此进行研究。
观点
“刚需”中签率有望提高
昨天,市人大代表、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王丽梅表示,在摇号号源有限的情况下,以家庭为单位,让无车家庭早日买上车是比较合适的。一方面,现在摇号池中的人数太多,无车家庭的刚性需求较迫切,考虑到他们的实际需要和困难,通过摇号程序设计来减少摇号池中的参与者数量,可提高无车家庭的中签率。另一方面,现在存在一家多人摇号的“占坑”现象,而这些家庭有一部分属有车家庭,有的中签后其他家庭成员也不退出申请,应剔除这部分需求不太迫切的摇号参与者。
以家庭为单位摇号究竟如何进行,是家庭中仅有一人可摇号,还是家庭中有人中签后,其他人自动退出呢?王丽梅认为,这项政策出台的时间表还得看政府的决心,具体方案有待后期相关部门确定。
核心问题是如何界定家庭
王丽梅表示,以家庭为单位摇号是个好办法,但还得考虑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具体制度设计过程中,困难不少,核心问题是如何界定家庭,究竟是以户口本信息、民政局登记的信息还是其他信息为依据,需政府部门研究,力求信息准确、实用。同时,以前购车时是以个人名义买车登记的,而非采用家庭用车的登记方式,因此无车家庭的确定较为困难。
王丽梅还表示,除考虑以家庭为单位摇号的问题,政府部门还应进一步论证对特殊人群的关照政策。如家里有病人,长期需要外出就医、行路,买车能提高出行便利性。
对于长期摇号不中签的市民,王丽梅表示,不该直接给予他们购车指标,否则有悖公平,因为摇号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摇号”,不能动摇这个根本。
背景
摇号全家上阵“占坑”
北京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42人中才能有1人中签。全家“占坑”摇号以提高中签率的情况,从摇号首月起便已出现。有运气好的家庭,一家五口申请,首月便中仨签。而一些急于买车的市民,却迟迟不中签。
有专家分析,全家“占坑”摇号表现出摇号基数大、购车热情高的现象,但实际上,参与摇号的申请者中,真正有购车需求的只是一部分。
焦点2
公交专用道
三环路年内分段试点公交道
刘小明介绍,本市正在深入研究放射线道路开通快速公交通勤走廊的可行性。作为城市骨干交通要道的三环路,今年将分段开通公交专用道,让跑在上面的公交快起来。
据了解,有关部门研究在三环路上施划公交专用道已经有很长时间,三环路是本市骨干交通要道,同时空间有限,单向仅有3车道,但有200多条公交线路在三环路上运行,开不开公交专用道、施划公交道后对社会车辆的影响等一直都是交通部门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