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Ⅲ来了,不仅在北京、广州,而且是覆盖全国。今天,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全国强制实施国Ⅲ标准。在2006年1月1日北京市提前实施国Ⅲ标准之后的两年半,国Ⅲ之风终于覆盖了全国。
面对这股强劲的国Ⅲ风,汽车厂商、经销商、消费者各有感触。消费者更多的是欣喜,他们普遍期待将来临的更环保的车生活;厂商和经销商也显得比两年半前“稳重”了太多,毕竟,在经历了2006年初北京遭遇的手忙脚乱后,大部分厂商和经销商早已在这次全国实施国Ⅲ标准前就准备妥当。
厂商早已具备生产能力
记者采访得知,大多数汽车企业早在两三年前就具备了生产国Ⅲ车型的能力,近年来车辆生产环保技术更是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因为这些厂商明白,环保节能是未来市场发展的大方向,谁能比别人更早掌握新技术,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
面对国Ⅲ的实施,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东风日产等合资企业普遍表示“车型替换上绝对没问题”,且在全国不少地区,新排放标准的车型早已经运到了经销商的店里,等待销售。而自主品牌在环保技术上也表现良好,奇瑞、华晨、比亚迪等自主品牌领军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别说国Ⅲ,即便面对国Ⅳ,他们也不会含糊。
总之,国Ⅲ标准全国实施,绝大多数车企在车型的生产技术上已经不存在壁垒。但是记者也同时了解到,不少汽车企业,特别是自主品牌,还有不少的库存国Ⅱ车未销售出去。这部分车7月1日后的“出路”,成为业内近期关注的一个话题。
各种渠道消化国Ⅱ车
通过对河北、辽宁、四川等地区的经销商的暗访得知,不少品牌的国Ⅱ车型还在销售,且有经销商表示,如果要把库存车消化掉,至少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提前通过环保检验是这些经销商普遍采取的方法,通过检验后的车在7月1日后仍然可以销售。
在提前通过环保验证的同时,最近几个月各地国Ⅱ车型都在大幅度让利销售。浏览网站汽车频道的降价栏目我们就不难发现,最近一两个月全国各地很多车型都出现高于以往比例的让利销售活动。但是,在5、6月份全国车市大环境冷清的前提下,这样的让利促销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此外,提前通过环保检验需要经销商支付大笔现金,且也不能完全消化掉厂家所有的库存国Ⅱ车型。“在某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找当地‘政策支持’是这些厂商的另一个办法。”一位业内资深专家这样对记者说。该专家的这种说法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同,“在考虑到地方税收,保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某些地区是会为这些不达标车型开绿灯的。”不少人这样认为。
进口车从容应对
事实上,当国内的汽车品牌正在对排放升级紧急应对的时候,对进口品牌车型的触动并不大。
一家奔驰品牌的经销商告诉记者,目前,在国内销售的奔驰汽车,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都达到了国内的最高排放标准。国Ⅲ标准的实施完全构不成任何门槛。
不少进口品牌的经销商表示,由于进口的车型都是以高端为主,价格本身就很贵,采购的用户对价格也不会太敏感。因此,相比起国内汽车因排放问题一旦价格上稍有浮动,就受影响的情况相比,进口品牌经销商在国Ⅲ实施以后,处境相对会好一些。消费者反而会忽略进口品牌的影响。
商用车遇成本考验
国Ⅲ排放标准的实施,对于国内的商用车企业而言,产品研发、售后服务、配件供应、成本控制等综合能力无疑将受到严峻的考验。但由于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已经率先实施了国Ⅲ排放标准,这对于大中型商用车企业来讲,早已做好了升级的准备。
作为国内最大的商用车企业,福田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福田汽车目前符合国Ⅲ排放标准的新车早已投放市场,而符合国Ⅳ排放标准的部分车型也已上市。值得注意的是,正是福田汽车符合国Ⅲ车型的提早投放,让福田在今年一季度登上了全球商用车市场排名第一的宝座。
而更多的商用车企业担心,国Ⅲ标准的实施,企业成本压力的增大,下半年商用车将不得不面对上调价格的问题。
商用车生产成本的增长点主要在发动机。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从国Ⅱ标准升级到国Ⅲ标准,企业成本最少要增加3万元。而刚刚在年初,因钢材等成本上调过价格的商用车企业,企业成本还将上涨6%-10%。
一位轻卡的制造商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低端轻卡都还处于国Ⅱ标准阶段,价格都不超过8万元,7月后一旦涨价3万元,这些轻卡企业将难以撑得下去。
业内专家表示,在经历了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后,企业已没有能力完全消化掉排放升级所带来的成本压力。下半年,商用车的涨价趋势在所难免。
近日,中国重汽率先公开表态,不排除重卡继续涨价的可能。
相关链接:国Ⅲ标准今起实施 不达标新车不予注册
7月1日,国Ⅱ排放标准的机动车将迎来“大限”:国Ⅲ排放标准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Ⅱ排放标准的轻型汽油车将禁止销售,并且不能上牌。
环境保护部昨宣布,今日起,全国所有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油车必须达到国Ⅲ标准,不达标新车将不予注册登记。
国Ⅲ标准是对于机动车尾气排放限值的要求,相当于欧Ⅲ标准。国Ⅲ标准去年7月1日起实施,但留有一年的缓冲起,标准要求2007年7月1起新生产轻型汽车的型式核准必须达到国Ⅲ标准。
环保部表示,轻型车生产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所有已定型的车型的环保生产和在用车符合性。环保部将加大检查力度,对不能稳定达标和弄虚作假的企业,将依法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