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至28日,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共同主办的2025阿尔金山综合科学考察暨新疆第三次科学考察数据库调查验证圆满收官。
本次科考作为第三次新疆科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阿尔金山保护区开展了多学科联合野外考察,系统推进了风沙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水文等多角度研究,初步取得一系列重要观测成果。
科考成果丰富,涵盖多项领域
科考队对世界海拔最高的沙漠——库木库里沙漠进行了深入调查。该沙漠与湖泊共生发育,形成了独特的沙子泉景观,并沿阿雅克库木湖边缘扩张。库木库里沙丘形态复杂、规模宏大,其发育受多向风场控制显著。下一步研究将重点围绕该沙漠的风沙地貌特征、形成演化过程与物源机制展开。
借助无人机遥感技术,科考队使用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对阿尔金山区域湖泊进行了垂直航拍。经数据处理分析,确认该区域湖泊水面积较往年同期有所扩大。
针对新疆面积最大的湖泊——阿牙克库木湖,科考队开展了系统性的水文生态考察。研究显示,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昆仑山北坡冰雪融水和降水持续增加,直接导致湖泊面积显著扩张。该湖下游区域湖水盐度较高,湖滨带蒸发作用强烈,形成广阔盐碱滩;从湖尾向补给区方向移动,湖水盐度逐渐降低。沙子泉则以地下水和融雪水补给为主,因地下水位较高,周边植被茂密,生态系统较为完整。
此外,结合已有文献及卫星跟踪技术,科考队对青藏高原地区鸟类的“逆迁徙”现象开展了初步观测。阿尔金山保护区内分布有鸟类170多种、哺乳动物30至40种,物种多样性高、种群规模大,构成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基础,为某些鸟类逆迁徙行为提供了生态条件。
本次科考所取得的初步成果,深化了对阿尔金山地区沙漠—湖泊系统、水文变化与生态过程的理解,也为后续环境演变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社会力量鼎力支持
本次阿尔金山综合科学考察位于高海拔、极端自然环境中进行,科考期间还遭遇大雪等复杂天气,任务异常艰巨。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科考活动顺利推进并取得多项突破性数据。
猛士M817作为本次科考官方指定用车,在极寒、低氧、复杂地形中表现出色,全程保障科考队伍顺利完成多项高难度勘察任务,为获取珍贵一手资料奠定坚实基础。随队的科研人员评价称:“猛士M817的全地形通过性与可靠性,是团队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在应对阿尔金山极端复杂的气候与路况时,所有车辆均表现出色,全程无任何故障,其稳定的性能为我们攻坚克难提供了坚实基础。
此外,华为智能穿戴设备,天铭T-MAX提供的绞盘、充气泵、液压千斤顶等越野装备,电小二移动电源等设备,在极端环境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保障了科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牧高笛 Mobi Garden为科考队提供的专业帐篷、气垫与登山杖等装备,有效保障了科考队员在极端天气下的作业安全与基本生活条件,为科考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此次科考由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猛士汽车科技公司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支持;杭州天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广东电小二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牧高笛户外用品有限公司等单位提供了关键科考保障装备。其中,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猛士汽车科技公司、广东电小二科技有限公司还为此次科考捐献相关物资,助力未来科考事业持续发展。